新课标下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的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新课标下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的设计策略

叶鼎孟

叶鼎孟

摘要:在应试教育无形指挥棒束缚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作业,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以及高负荷、低效率的历史与社会课的作业现状。如何真正让学生的作业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围绕知识落实、情感体验、价值观引领的三维目标,通过尝试设计体验式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快乐、培养能力、获得成功是我们教师亟需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体验式作业;设计策略;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价值观引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指出:“历史与社会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与社会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作业是学生获得历史与社会知识、形成能力、经历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和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合理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是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但是,在应试教育无形指挥棒束缚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作业,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当前这种高负荷、低效率的历史与社会课作业现状,已经成为历史与社会课教与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作业思维模式,创设更加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作业方式,而体验式作业就是一种较好的作业形式。

体验式作业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为基础,以教材、家庭、学校、社会资源为载体,进行体验与实践,通过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感悟中的成长,促进个性形成的过程。体验式作业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了体验式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注重反思能力的训练

反思是体验式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对作业过程进行反向思考和自我追问的体验。每节课下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笔者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自我诊断和反思评价表1”,主要要求学生从三个层面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体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而每次单元考试后,我布置的作业不只是让学生把错误答案改成正确答案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会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完成一份“自我诊断和反思评价表2”,内容包括项目应得分与实得分、错题对应知识点、失误原因等知识层面的自查外,核心任务就是要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认真的自我诊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它可以直接转化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激励、及时取得自我教育、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同时学生的真切、具体的反馈为教师提供了最珍贵的信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现状,及时讲评,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可以说,学生的成功的学习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反思提升的历史。

二、注重健康情感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二)中表达“课程目标”,是采取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分别陈述的方式。教师对三个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常比较重视,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就忽略了,落实到作业中去也是很少。但我认为,新课标编写的这三个目标是三维一体,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要求。体现了从“以知识为本”到“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的转变。而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也不是光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它需要长期的、连贯的情感体验和经常潜移默化才能培养和形成。正如一些学者所言:一份好的作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因素,有关于做人的价值的思考,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活动的机会;只有经常得到这样的练习机会,才能实践情感、信念的培养,才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分析来影响主观的意识,从而确定正确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和基本观点。而体验式作业更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作为体验式作业的设计者,在学生体验和实践过程中,可以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成长。

比如笔者在教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信用是金》这一节课时,设计和布置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1.播种诚信:要求学生无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要让自己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2.有效期;从现在开始——今后的人生。3.批改人:所有认识自己的人。这实际是一道人生作业题,它需要学生用很长的时间去完成。为此,笔者尝试用一些方法去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比如观察学生平时的言谈举止是否符合诚信要求,如果发现问题的,笔者会及时联系学生本人或有关的教师、家长。当然这道作业其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关心、耐心和恒心。

我们对学生的健康情感的培养有时还需要因时因事而行,现代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信息在快速传递,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社会焦点问题或是困惑而面对两难选择。比如,老人“该不该扶”?见义勇为要不要?等等,这需要我们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正确引导,爱憎分明才有是非分明。

三、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教材淡化了知识点和知识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观察事物、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形式来有效地补充教科书内容。而这些作业都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作业,学生既分工,又合作,相互鼓励,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在相互间交流合作与思维碰撞中,能捕捉到一些新的动态信息,会给人带来一些新思维新观念。尤其是紧密结合体验式作业进行的合作,更会使学生反思自己的体验实践行为,进一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学习八下《历史与社会》“全球性的震荡”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世界一战二战的内容很感兴趣,而课本知识却过于简略,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资料查询作业,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原因组、战争组、影响组和武器组,分别搜寻相关资料,组内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然后确定课堂发言人,并把搜集的资料整理上墙,供组外交流。这样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提升了能力,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体验。”学生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给历史与社会学习无穷的资源。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能力。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笔者经常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运用。

如笔者教七年级《在社区中生活》一课时,相对应的内容目标是:“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为了锻炼学生对地图的认知能力和有效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目让学生做:叫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套社区建设规划图,如何设计才能使自己生活的社区既环境优美,又能满足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使大家乐于在社区内生活,乐于为建设自己生活的社区作出贡献。学生在设计时都充分发挥了他们合理的想象,设计出一幅幅精美的规划图,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中所蕴含的信息量之大令笔者都自愧不如。趁热打铁,于是笔者改变下节课的教学任务,临时决定让学生们来谈谈他们的设计。学生一个个上来侃侃而谈,人行道、小溪、花园、立体停车场……思想周密、设计新颖大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显示着个性的魅力。这样,从学生作业中反馈来的信息又成为我的一种教学资源,真可谓教学相长。

五、注重学科兴趣的培养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体验式作业也不例外,学生兴趣被激发了,有效性也就有了,如七年级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轮廓的熟悉在短时间内是比较困难的,笔者就采用了游戏的作业形式,告诉学生去玩中华地图网中的中国政区拼图游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多次竞赛,通过游戏的作业形式,难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又如,在完成《历史与社会》八上的秦朝一统的教学后,笔者给学生挑选了这样一道题目:八年级6班举行了“虚拟法庭——审判秦始皇”的辩论活动。如果你是班级的一员,请你帮助以下角色的扮演者完成他们各自的任务。(1)为原告秦统一后的百姓写一份控告秦始皇暴政的诉状。(2)为秦始皇写一份自辨词,表述自己在位时所取得的主要功绩。(3)为原告和被告分别找到一名证人并草拟证词。(传说中的人物也可)(4)陪审庭退庭后进行走访调查,最后结案陈词。请你写出一段结案陈词。(5)最后陪审庭宣布审判结果:秦始皇的统治是A功大于过B过大于功C功过相抵(请你选择)。从作业的效果我看到这道题目特别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从答题中笔者领略了学生展示个性的回答和独到见地,不乏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不仅充分运用了书本和课堂知识,也显示了他们课外知识的渊博。

六、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历史与社会课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引领。如在八年级的假期,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在网上收看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并自选其中一个或几个国家写一篇看后感。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比较乐意接受,效果也体现的相当明显。平时上课我总感觉现在的学生缺少对历史的感悟,但学生的看后感都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言语虽然朴实无华,读来却颇令人深思。这里摘录其中一位学生的看后感。他这样写道:“以前我对日本人内心总是充满着憎恨,听到日本两个字就反感,现在看了《日本崛起》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确要铭记日本军国主义对我们所做的一切,勿忘国耻,但不是去厌恶日本,而是要去做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事情,让中国越来越强大。”还有一位学生还写了这样一段话:“首先要向老师说让我们看《大国崛起》,我个人认为这个主意不错,除了课堂这种学习方法外,利用这种声图并茂的影片效果,也有利于我们吸收知识,还有,我认为每一个大国崛起都不是没有理由的,崛起的背后必然有其内在规律。”而我要说,学生何止仅仅是相关史实知识的获得呢!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因为了解了历史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念,更加感受到肩上的重任。

再如八年级下册,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和操守,对当今的你有何启示?假如你是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你会怎样支持抗日等。类似这样的体验式作业,能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化,又把课堂教学要完成的情感目标延伸、拓展到了课外,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教师的“育人”功能也能一定程度的得以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会更有效。

上述仅仅是笔者个人的一些粗浅做法,无论哪一种体验式作业策略,都要实现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洞察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的作业肯定是最有效的作业。

总之,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设计与布置历史与社会作业,它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地设计有效的作业。让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为新课标下的历史与社会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参考文献:

[1]邱建军,张忠祥.构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作业体系[J].历史教学问题,2008(3).

[2]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虞美萍,袁雪琴.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J].新课程(教研版),2009(7).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五中

邮政编码:3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