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洞微,换个角度读名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通幽洞微,换个角度读名篇

周诗高

关键词:名篇;文本解读;角度

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为古代抒情散文单元,所选四篇文章均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这几篇文章,或表现归隐田园的乐趣(《归去来兮辞》),或表达怀才不遇但终“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滕王阁序》),或展现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抑或抒发孝道的伟大(《陈情表》)。历来评论性文章多从以上几个方面阐释分析,应该说准确把握住了文章的核心和主旨。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常被忽略的角度,现以《归》《滕》《陈》三文为例。

一、《归去来兮辞》:兄妹情深

《归去来兮辞》表达了41岁的陶渊明辞官归田,享受田园之乐的心情。在序文中,陶渊明详细陈述了辞官的原因,其中一点常被人忽视,在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情在骏奔”在教材中这样解释: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大多数评论(包括教参)都认为凭吊程氏妹显然只是辞官的表层原因,真正原因乃厌倦官场。笔者认为此种说法过于简单。

程氏妹是陶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比陶渊明小三岁,因嫁给程家,故称程氏妹。因父、庶母早逝,兄妹自幼格外关爱。自陶渊明生母去世,兄妹各处一方,两人更是相依慰藉。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前往武昌奔丧,应该不仅仅是辞官的托词。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完全无需这样的借口来告别官场。如果说辞官是内在性格所驱动的话,那么程氏妹的去世就是陶渊明辞官的直接原因。在《归去来兮辞》完成后的一年半,陶渊明写了一篇《祭程氏妹文》:

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倍常情。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

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兄弟所聚,乖隔楚越。伊我与尔,百哀是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陶渊明在这篇祭文中,回忆兄妹相依为命的情景,叙述母亲去世后兄妹别离的哀痛凄苦。在教学中,笔者穿插陶渊明的家世和这篇《祭程氏妹文》,引导学生体会其与妹妹的深厚感情,也就能很好领会这二人的兄妹情深了。

二、《滕王阁序》:雅量高致

王勃的《滕王阁序》大气磅礴,舂容大雅,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写尽了赣江的美景,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篇抒情散文,让我们领略这位“六岁属文”“九岁读顔氏汉书”“十岁包综六经”的天才少年。但笔者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滕王阁序》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除了王勃的才气,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都督阎公。

教材中并未提及阎公的名,只是模糊说到“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都督阎公何许人也?这个问题存在争议,有的观点认为阎公应该是麻城阎伯屿,也有人认为阎公或许是唐著名画家阎立本之兄阎立德。我们暂且撇开这个问题,不管阎公是何人,有一点是肯定的,《滕》文能名扬天下,与阎公的极力推崇有关。《唐摭言?卷五》记载: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坐,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座上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请宴所,极欢而罢。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阎公固然有护婿之心,但终究能慧眼识俊才,这一点很能体现阎公之雅量高致。《新唐书?王勃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阎公的“矍然”“当垂不朽矣”“请遂成文”给我们展现是一个知大体,惜英才的形象,读了上述两段史料,我们原谅了阎公为女婿扬名的私心,为王勃“不辞让”而恼羞成怒的失态,留在读者心中的就是一位当世之才,一位“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的宽厚长者。

在教学中,笔者展示了上述两段史料,让学生探讨阎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就与过去只见王勃,不见阎公大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领略阎公的雅量,也能进一步突出王勃的才华和豪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陈情表》:老谋深算

“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这是前人对《出师表》和《陈情表》的高度评价。《陈情表》中李密用“孝”打动了晋武帝,最终同意了他“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请求,并赐奴婢二人,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李密也成为千百年来“孝”的代表人物。但李密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晋武帝的忠心耿耿,晋武帝的“善解人意”真的是如此?

李密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祖母的“孝”感天动地,自然无需怀疑,但其对晋武帝的“忠”却值得商榷。

朝廷对李密的征召不可谓不急,“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李密之所以不赴任,除了文中所提到的祖母无人供养的窘境外,更因为作为蜀汉旧臣,李密若此刻就应允担任“太子洗马”一职,于己不符合“一臣不事二君”的传统观点,于人将招致蜀汉老臣和天下士子的诟病。因此,李密以《陈情表》为挡箭牌,很好的回绝了晋武帝的征召,同时又避免了祸患。李密的心思不可谓不缜密。

后人对晋武帝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光曾高度评价晋武帝:“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苏辙却这样评价:“武帝之为人,好善而不择人,苟安而无远虑,虽贤人满朝,而贾充、荀勖之流以为腹心……”但在笔者看来,晋武帝实乃老谋深算之人。

在教学中,笔者不仅介绍李密,讲透孝道,同时也从晋武帝的角度来分析《陈情表》,让学生在理解晋武帝所作所为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李密的不易,更好地把握《陈情表》的主旨。

简言之,《归》《滕》《陈》均是名篇,千百年来评论性文章不胜枚举。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除了传统角度外,我们还可以出奇出新,从另外的角度切入文本,让传统名篇不走寻常路。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