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必要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必要性探讨

黄胜勇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力量,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然而由于现实工作事务因素影响,目前学生及家长对于辅导员的定位与官方文件定位有所偏差,不同群体对辅导员职业定位的差异可以折射出辅导员群体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辅导员队伍如果想要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则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必要性

引言

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兼具管理者及教师双重身份,既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同时也是高校思政教师群体。然而由于现实工作事务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家长对于辅导员的专业化产生质疑,甚至于辅导员对于自身定位并不明晰,导致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认可度低,职业生涯甚是迷茫。不同群体对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问题议论,本文主要基于辅导员角色专业化的必要性问题进行分析。

1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来看

在教育部24号令《规定》里,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尽管这个规定在某种意义上拓展了辅导员晋升发展的空间,但也留下了辅导员工作性质的随意性或随机性问题。笔者从事专职辅导员已有几年,对此深有体会。笔者在这几年里基本上奔波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对接学校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大部分时间从事的是具体事务管理工作或者说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很大,看不到工作的边界在哪里。在进行思政教育,给学生开展思修、团课、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时,我们是教师身份,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水平及教学基本功;当我们给学生解决日常问题,从事日常事务管理时,我们是管理者身份,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偏差之时,我们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充足的心理学知识及咨询技巧;当校园出现突发状况及舆情危机时,我们是校园和谐建设者和维稳者,需要良好的公关及危机干预能力;当学生面临就业困难时,我们是职业规划师,需要有审视市场开展就业指导的能力。因此,“他们的职责不太明确,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只要牵涉到学生的都在其工作范围。有的还身兼多职,工作量大,因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做到细致入微、保质保量,工作成效不明显。”更无从谈起“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2从辅导员的选拔培养模式来看

目前很多高校除了少部分辅导员来自于内部愿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外,大部分是通过学校公开招考选拔进来的,很多都是高校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其队伍已趋年轻化、高学历化。按照目前很多高校招考辅导员的实际情况而言,对辅导员一般没作专业限制,故专业背景复杂。有少部分高校会按专业分配相应的学院,有些高校甚至随意将其分配到某个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专业,如果加以系统的培养培训是可以弥补专业上的缺陷,教育部2016年-2017年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加大力度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培养培训。但培训是一回事,回到学校所从事的工作是另一回事。长期的日常管理和事务工作使这些年轻的辅导员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甚至有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认同。“调查显示,更多的高学历者之所以与本科生同台竞技,显然是被迫无奈之举,沉重的就业压力使他们以辅导员作为进入高校的敲门砖或暂时‘栖息地’”。故不少高校辅导员把这个工作当作跳板或临时性工作,使这支队伍流动性很大,极不稳定。

3从辅导员的管理模式来看

《规定》里明确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管理,具体而言,“学生工作部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要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院(系)要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目前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基本上沿袭这一模式,简言之,辅导员一方面要完成学工处(部)交代的工作,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在学院(系)的领导下协助学院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性等方面的行政杂务工作。多重任务,最终会导致辅导员工作分工不明确、感觉混乱,让辅导员倍感其职业逐渐被边缘化,工作无方向感和成就感。辅导员扮演的多重角色冲突造成成就事业的需要与工作客观效果的矛盾,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观念与辅导员坚守高尚的价值观造成成就人格的需要与价值观选择困惑的矛盾,考核、培训、奖励机制的不健全造成自身发展的需要与辅导员工作地位不能落实的矛盾,以及辅导员自尊需要与缺乏角色认同的矛盾。这一现象目前仍然存在。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4从辅导员的专业化来看

(1)辅导员应当明确目标,让每位辅导员有发展方向。就工作职责而言,辅导员扮演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生活学习的服务者和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疏导者、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指导者,以及校园和谐的助推者等多重角色,但是结合目前工作重点及自己感兴趣方面,我们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作为研究方向[2]。

(2)搭建平台,开展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沙龙,组织有利于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举办推进辅导员身心健康发展的文体活动,同时也给了辅导员交流分享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借助平台维护队伍稳定性,提高凝聚力,提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3)应当加强培训,提高思政理论水平。为了提升辅导员思政工作水平,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我们的理论水平建设,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思政工作能更加深入人心,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定位能回归思政教育本身。

结束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趋势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从重数量向重质量内涵的发展转变。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以及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维佳,李斌.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J].锋绘,2017(7):26-26.

[2]王淼.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