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情景预设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小学科学课堂情景预设的分析

杨金华

杨金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柳泉小学255022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接受的课程应该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具有预设和生成性质的课堂才是生机盎然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教师如果针对小学科学缺乏课前的预设和灵活捕捉课程生成的能力,学生的小学科学课堂将是缺乏生机,毫无活力可言的。教师在设计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合理、充分的预设,丰富教学内容,促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有精彩的生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景预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129-01

一、小学科学课堂情景预设的概述

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固定在预先设计教学的议程不变的教学模式,情景预设的任务就是要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开放性的接纳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本、始料未及的感官体验,我们要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挖掘师生间即兴的教学内容,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拓宽教师教学的思路。换句话来说就是小学课程学科进行应该是动态环境中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生成的教学资源有复杂的未知性、多样性和丰富的特征,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随机或者突发甚至意外的事件是非常非常多的[1]。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进行情境的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从随机事件中挖掘闪光点、生长点、链接点的能力,也要会见机行事,及时调整和优化实际课堂教学。我们既然谈到教学中的情境预设,那么与预设相对的就是生成,生成也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思路,是将教学中的随时变化的事情的概括,是对教师的预设、设计、计划进行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二、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情景预设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思维火花碰撞,引导学生智慧生成

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思维的花朵在课堂中绽放。新课程改革提倡小学生的课堂是绿色的、动态的课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在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实践活动不要受教师预设的限制,学生具有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自由,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具有天生的科学求知的欲望,在他们的思维想象中,总有一些我们大人不能够理解甚至觉得不可思议别的奇思妙想。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富于联想,丰富的想象力有时会让教师们措手不及,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奇思妙想,还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奇怪观点,面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认知,教师要将预设和生成巧妙的融合起来,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在课堂中现场捕捉,启蒙智慧,促使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奇妙的火花,共同发现真谛,养成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针对科学的概念是模糊的、片面的,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奇思妙想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培养科学课程的能力和技能。

(二)明确教学目标,弹性生成学科课题

身为一个处在新课程改革大浪潮中的小学科学教师,一方面要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和安排,还要重视科学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的生成状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科素质,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师要注意营造民主、轻松、开放的教学环境,避免因为教师的强制教学而抑制学生的天性,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妨碍教师和学生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2]。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从传统的教程设计、固化设计逐渐转变成弹性设计、学习软设计,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预留生成的空间,教师要把握情境预设的节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互动,开发学生的科学智慧和科学思维。

以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将空气污染的照片对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告诉大家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不便。这是一位老家是青岛的学生举手提问教师,“老师,我们家可不是这样的,我们那里的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澈的”。由于这位学生的几句话,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转移了,教师也有一点尴尬,于是教师就询问这位学生的家乡具体地址,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调查学生所在地区的空气环境状况,另一组学生调查青岛的空气环境状况。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反而掌握了两种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明确了两个地区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教师巧妙的运用学生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调查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也让学生心中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课堂的氛围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

(三)巧用意外事件,体现驾驭能力

教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小学科学的活动空间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来自于内部的困扰,比如出现在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之间的困扰,还有来自于外部的困扰,比如科学课堂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困扰,这些都是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成和预设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尽量做到时时处处有教育,要及时解决这些意外的干扰,尽量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促进因素,将被动的教学转化成主动的教学,将这些不利因素转化成学生的教学资源。一些教学实践中的意外事件和学生的个人习惯相关,学生有时候是身不由己的进入意外之境,这种时候教师要借题发挥,合适的运用意外事件来教育学生。教师要将学生不时冒出的问题和学生反馈的课程信息整理起来,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临时改变课时教学内容,逐渐积累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这样的话,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保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和习惯。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准则,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实践的历程,焕发小学科学学科的生命力。课堂上的学习是要经过预设的,更是要师生共同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转变,要认真设计课程内容,感悟教学新理念,批判现实,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利用教学中的预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小学课程课程进行的更加生动、有趣、精彩,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樊健.情境可以预设问题应动态生成——浅谈小学科学课学生问题的生成[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5):25-25.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