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探索

黄临容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探索

黄临容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点培养了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发散思维Physicsteachinginsecondaryschoolstofostertheexplorationofpergentthinkingability

HuangLinrong

【Abstract】Physicsteachinginsecondaryschoolsistotrainstudentsinlogicalthinkingandenhancetheabilityandpergentthinkingabilityofanimportantpart,butalso“teaching”and“learning”andtothepointoffocus.Goodforstudentsthinkingofthequalityofstudentsthinkingandflexibilityoftheprofound,theauthorofmorethantwodecadesinthejuniorhighschoolphysicsteachingfocusontrainingthestudentsofpergentthinkingability.

【Keywords】middleschoolphysical;classroomteaching;pergentThinking发散思维:指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则以这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寻找不同答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我用到了下面一些方法,效果较好。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在教学授课过程中,进行逆向思维能力训练。如光电、电学、磁学中的一些“黑盒问题”。

1.1把思维结果倒过来思考:讲“火力发电时,能的转化”。这样讲:电阻丝通电,电能可转化为电阻丝的内能。问:内能能否转化为电能?引导学生分析火力发电过程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再如在讨论水浴法加热小试管水时,试管中的水无法加热至沸腾。提问:冷水能否使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1.2用相反的方式思维:如讲平面镜成像时,根据像找物,根据透镜成像情况判断透镜的种类和物距。在学习电阻串,并联后,提问:要想使两个电阻共同使用后,电阻变小。电阻该怎么连结?想要把一个标有“9.9Ω,5mA”的电流计改装成一个安培表,应该怎么办?

1.3从相互矛盾的条件去思考问题: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重核裂变,轻核聚变,振动可发声,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等。

1.4从待求量反推所需已知量和可运用的规律,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对换:如已知通电螺线管的绕法和电流方向,判断其磁场方向;反过来,已知通电螺丝管旁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和电源极性,画螺线管上导线的绕法。

2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表现为学生思维的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思维定势往往易使学生形成一种隋性,防碍学生的发散思维。

2.1掌握迁移规律,诱发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的思维定势,所谓迁移或是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正迁移表现为:原有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对新知识的促进作用。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影响。我们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要进行编码储存在记忆库中。正迁移是将一种正确的编码系统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

学习重要的问题是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建立有用的编码系统,要求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最佳的呈现顺序交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结构。领会基本原理、概念,有利于思维定势的正迁移。

2.2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直截了当的抓住概念和规律的本质,不仅加强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加强大脑的应急程度,形成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

2.3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引入和建立:要加强基本概念形成的教学,通过实例和演示实验将事物的特征展现在学生面前,归纳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如讲电阻大小影响因素时,除给同学们演示导体的长,横切面积和材料对电阻有影响外,还增设了对于同一导体,电压成倍变化时,电流随着成倍变化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们建立起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切面积和材料有关,而与电压无关的正确认识。

在进行规律教学时,要注意对物理规律的探索和推导过程,将科学思维层次展现在学生面前。

2.4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可制止学生定向思维的消极性:教学实验表明,往复练习单一类型题目,容易形成思维僵化,削弱学生的应变能力。我在教学中加强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

如在讨论纯冰漂浮于水面,冰全溶化后,液面怎样变化。提问:

(1)一块含小铁钉的冰块漂浮于水面,冰全溶化后,液面将怎样?

(2)一块含小木块的冰漂浮于水面,冰全溶化后,液面将怎样?

2.5利用物理问题的改造功能,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改造功能:是指在一个题的基础上进行物理过程,条件、模式、概念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改造。

(1)一块纯冰立于水中,并对底有压力,冰全溶化后,液面将怎样?

(2)一块纯冰漂浮于盐水面,冰全溶化后,液面将怎样?

(3)一辆船装满沙石漂浮于河面,若将沙石全翻入河中,此时,河水面将怎样变?

总之,通过物理教学的授课,实验和解题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随着后续的学习,知识的不断积累,发散思维的不断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不断加强。同学们逐渐形成一种辩证,严谨、灵活、充满想象力的思维习惯,在今后任何问题面前都能主动运用发散思维方式多动脑筋,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也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