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热议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

王胜润

王胜润(兴平市华兴中学陕西兴平713500)

【摘要】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高效课堂”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搞清楚“有效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明确“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使自己的课堂早日从“有效”变为“高效”。为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三项常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在经历了三项常规教学、有效课堂教学之后,如今在全国上下又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理念。怎样处理好“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怎样使自己的课堂从“有效”变为“高效”,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1.“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

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有效计划、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检测、有效辅导、有效教研等。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2.高效课堂的指标是什么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等等。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概括讲,高效课堂有这样六个维度: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3.怎样使自己的课堂从“有效”变为“高效”

学生习惯好,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内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考前检测等习惯。学生愿意学,学生想学好,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难看出,“高效课堂”的大部分工作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上课之前提前完成了。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材至关重要。所以我认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备好课,这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只有认真而高效的备课,才能上出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以往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备只是模块、备问题预设、备知识铺垫、备上课容量、备问题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以来,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

教师上好课,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学习金字塔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会收到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的做法是:提高学生课堂上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问题展示的能力、引领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能力。

4.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的课堂呢?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4.1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

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摈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启发意识。课堂教学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诱导、设疑搭桥、总结提升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照亮学生思维的明灯,教师要学会启发教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才会学的有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民主意识。教师与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中切忌“画地为牢”、“以我为准”、“惟我独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淡化教学活动的预设性和统一性,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努力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教师更应该做科研型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4.3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头戏。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我为此做了精心的研究,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转换作为课改的首要任务,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4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一节课上完之后,要及时思考这节课成功之处在哪儿,失误在哪儿;哪些地方力度不够,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又没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眼神发亮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埋下头去,只给你一个头顶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多问自己多思考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必然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方面之外,还有教师具备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的能力、教师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教师具备把枯燥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给学生的能力等等。

相信大家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实践,一定能够使自己的课堂从“有效课堂”变为“高效课堂”。为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