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T1DM和T2DM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T1DM和T2DM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董山溪

(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600)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T1DM和T2DM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诊的T1DM21例及T2DM342例,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及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观察两组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T1DM组4种胰岛自身抗体的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2DM组(P<0.01),两组的病发年龄、BMI差异明显,生化指标上,两组的FBG、2hPG、HbA1c、TG、HDL-C上均差异明显(P<0.05),TC及LDL-C则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T1DM和T2DM在生化指标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指标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2者都具有特异性,2类指标检测对糖尿病1型和2型分型具有非常理想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胰岛自身抗体;生化指标;T1DM;T2DM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74-01

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前者占糖尿病的5%~10%,后者占90%~95%[1]。临床普遍认为BMI、胰岛素自身抗体、发病年龄等因素可以作为以上2种糖尿病分型的依据。但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攀升、发病人群的多样化和临床的深入研究,临床发现各种糖尿病类型的临床表现存在重叠,特异性低,导致分型比较困难。笔者现结合临床资料研究生化指标和胰岛自身抗体在1型和2型临床分型上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资料选自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363例,严格按照1999年世卫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作为分型依据。其中T1DM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6~38岁,平均(25.6±8.1)岁,病程1~8年,平均(3.2±1.8)年。T2DM342例,男173例,女169例,年龄43~71岁,平均(49.2±7.4)岁,病程1~10年,平均(4.1±1.6)年。

1.2检测方法

(1)生化指标检测:采用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测定试剂盒检测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h血糖(2hPG),采用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甘油三酯试剂盒检测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采用长春汇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检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L-C),采用上元生物科技公司的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采用上海康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免疫印迹法试剂盒检测抗胰岛素抗体(ICA)、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2自身抗体(IA-2A)、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以第25/75百分位数和中位数表示。组别间采用非参数完全随机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组别间胰岛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1型和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不甚相同,前者是由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丧失或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2]。T1DM多发于青少年群体,T2DM则多发于青壮年时期,因此本文中T1DM组年龄明显小于T2DM组。

T1DM有体液免疫和自身细胞免疫的共同参与,患者血清中中可检出ICA、GADA等多种针对胰岛素及其细胞成分的自身抗体[3]。本文中,T1DM组的自身抗体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2DM组,表明2者在胰岛素自身抗体上有本质区别,能通过此指标进行诊断和分型。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果显示,T1DM组患者的FBG、2hPG、HbA1c、HDL-C水平控制较T2DM组较差。T2DM组患者大多肥胖,该组患者的TG、MBI水平明显高于T1DM组,这些特点可能和T2DM患者的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综上可知,T1DM和T2DM在生化指标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指标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2者都具有特异性,可以通过此类指标的临床检测结果作为分型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玲等.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临床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2):86-90.

[2]姜海红.初发2型糖尿病检测胰岛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9):28-29.

[3]董喜环.自身抗体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