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探索

邹传龙

邹传龙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266000

小组合作学习可谓是一个老话题,优点很多:可以促进每个小组成员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有益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还能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但是往往在使用时,大部分老师会发现流于形式,浪费精力,总是会出现好同学的一言堂,而大部分组员只是在聆听,在回忆,甚至打闹嬉戏。

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关于小组合作的实践和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愿意合作,师傅是否愿意教,徒弟是否愿意学,他们之间是否能捆绑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让优秀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让学困生明白,优秀生帮助自己学习,需要感激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进步回报他们;对学困生的每次展示、点滴进步,老师都要给予优秀生鼓励和表扬。

第二,我会划分人员组成(基本是前后四人一组)并且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

从来不会出现1组、2组这样的名称。因为我知道,给小组起名字本身就是小组成员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而且这不是一个生物难题,不是成绩好的同学的一言堂,他会让很多有创意的同学参与其中,何乐而不为呢。像霹雳组,三叶草组,BOSS组,银河战舰组……挺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第三,确立组长、师傅、徒弟。

这个可以根据第一次检测成绩来确定。同位中成绩高的暂定为师傅,另一个为徒弟,前后四人中最高的为组长。这个一定得有拜师仪式。我惯用的方法是请师父起立,请徒弟端正坐好(他们一定怪纳闷),然后让师傅用手轻轻抚摸徒弟头部(这个时候一定是徒弟很不愿意),然后让徒弟看向师父(美其名曰这是行注目礼),这样一个拜师仪式就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同时也挑起了徒弟的斗志和不服输的勇气和毅力,竞争的火苗被激起。当然师父绝对不是永远的,徒弟也不是永远的,是暂时的。

第四,要确定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

千万不要让小组成员认为某个成员是累赘,是拖后腿的,这就需要完善我们的评价机制。其实很简单,不要拿他和全班比,只要大家都和自己上次成绩比,这个问题就可以完美解决。小组的总成绩的50%决定于和上次成绩的差值。比如霹雳组的第一次生物成绩苏讯86,刘国豪80,孙程75,孙雪怡50,第二次分别是82,75,80,65,那么他们的分数就是-4-5+5+15=11分。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一个公平问题,就有的同学上次考了98,岂不是几乎没进步的余地?很简单,你以90分为基准(90分考到不容易),即便是低于98也不是负分,反而高出90的部分作为加分。这样的措施,这样的公平环境会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确实是切实可行的。

第五,要有诱人的奖励机制。

我的奖励是这样安排的。全班分成12个小组,每次奖励前六名。奖品是德芙巧克力(自己买的,看到学生的进步,这点小钱值),呵呵!而且最要命的是得到奖励的六个组必须在我的课堂上当着其他六个小组吃掉。然后把巧克力皮献给其他六小组。这样无形的竞争又开始了,这可不是一块巧克力引发的“血案”哦!(有时候我宁愿出一节活动课,前四名小组出去活动,后四名的小组留下来改错)

第六,要刻意挑起他们的竞争,组间的,组内的都要有。

没得奖的小组叫出来,给他们鼓劲,让他们分析得失;得奖的小组要适当泼点冷水,再接再厉。组内的更是得抓紧机会,让他们分析个人成败和在小组的贡献,这个他们四个做得会很给力,因为为小组做的贡献就是个人的进步,那个后退的哪还敢这样持续下去,甚至有的小组周末直接都在一起合作学习。

在学生交流时,有的教师会“如释重负”,或立于讲台自顾自看教材、看导学案;或走下讲台若无其事地在教室中转一圈,间或去到小组中无目的性象征性地听一听看一看。这种“学生讨论、教师旁观”的情况显然是违背了高效课堂理念的。事实上,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教师应是“指挥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有目的性地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生的交流、讨论结果,对学生的观点看法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哪些问题分歧较大,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学生理解肤浅,哪些问题普遍感到难于理解。这样才能做好提前预设,为指挥下一步大展交流做好充分准备,对不同问题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或一带而过,或组织激烈辩论,或启发互相补充,或精心讲解(在这里,还想补充一点,高效课堂绝不是老师不讲,而是少讲,对于学生普遍难于理解的题目还应精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组的合作交流是基于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充分的独学,群学就失去了意义。此外,合作技能和品质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把握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要始终让学生明白各小组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相信:小组成员间的关系越和谐融洽,他们的交流才会越积极有效。

最后,用这几句话和大家共勉: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