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张媛媛

张媛媛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1

摘要: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能力不仅是衡量当今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但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图示理论的视角,探讨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图示理论,帮助学生建构新的图示,激活和修正已有图示。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图示理论;大学英语;阅读

一、引言

当今社会,我们强调“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而阅读,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不仅是衡量当今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但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基本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学习生词→讲解语法→分析句子→回答问题。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对阅读材料的“字面理解”层次上,采用逐句分析语法结构的阅读训练方法。但是大学生已经经历了至少长达六年的英语学习,对于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决不能仅仅局限在初级阶段,沿用中学时代的教学模式。如果沿用这种模式教学,学生会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阅读方面的障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本文从图示理论的视角,探讨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二、图式理论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于1977年把“图式”定义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人们长期记忆中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图式就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但人们已有的知识是有组织的有序积累,并不是孤立零乱的。每一个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人们在接收新信息时,总是将其与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对新信息的理解往往受到头脑中已有图式的支配,而所激发的图式一定与输入的新信息相关联。Carrell于1983年提出,在阅读过程中,每一个输入的信息都要受读者已有图式的检验,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必须符合已有图式或者修正图式来符合新的信息,否则文章的信息就可能被误解。

(二)图式理论的信息处理方式

图式理论的信息处理方式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交互作用,同时加工。“自上而下”的方式,是指读者以头脑中的高层次图式来预测输入信息,仅从文章中提取必要的信息以证实或否定其预测。而“自下而上”的方式,是指读者在阅读时主要根据文章中符号所构成的意义进行理解。这两种处理方式在学习、分析、理解过程的各个层次同时发生。

三、图示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针对读者为什么不能理解一篇文章,Rumelhalt(1977)提出了三种可能性:一是读者未具备适当的图式,根本无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二是读者或许具备适当的图式,只是文章的作者未能提供充分的线索,读者的图式未能发生充分的作用,读者依然看不懂文章。三是读者未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读者好像“读懂”了文章,而实际上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因此,在阅读时要正确理解材料必须有两个条件:读者要有与之相一致的认知图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成功激活此图式(Cook,1992)。

(一)图示的建构

1.语言图示的建构

语言图示是指关于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知识。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把新单词和学生已知单词结合起来,激活学生已掌握的图示。在词汇教学中还应注意词汇在语境中的正确使用。除此以外,语法知识也是阅读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当补充相关语法知识的讲解,灵活设计语法练习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示。通过阅读文章中出现的词汇语法和相应练习,学生有机会运用头脑中已有的图示知识,和新信息产生呼应。

2.内容图示的建构

内容图示是指有关文章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如果读者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读者的语言图示无法与文章的相关内容相互作用,即使他掌握了足够的语言图示也无法很好地理解文章。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读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书籍和报刊。与此同时,教师可建议学生涉猎各类阅读资料,培养广泛的兴趣,从而增加他们的内容图示。因为对世界的认识和认知的常识也是内容图示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具备政治、医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和一定的生活常识也会使阅读变得更简单。

3.形式图示的建构

形式图示是关于篇章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类体裁文章作为范文,让学生们对叙事、说明、议论等体裁的文章结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遇到有关修辞结构的问题时,应为学生详尽阐释这些结构,并为他们提供相关阅读资料,让学生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熟能生巧,灵活处理(夏静,2008)。

(二)图示的激活

阅读文章前,教师应先介绍关键词汇,通过介绍、图片、短文等多种途径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激活相关图示促进理解。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及常识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有利于学生激活并利用图示去理解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注重语言图示的扩展,丰富学生原有的图示网络。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采用多样的阅读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表演、复述、摘要写作等形式进一步巩固相关图示。通过多样的练习来锻炼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能力不仅是衡量当今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但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图示理论的视角,探讨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图示理论,帮助学生建构新的图示,激活和修正已有图示。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CarrelPL.SchemaTheoryandESLReadingPedagogy[J].TESOLQuarterly,1983(12).

[2]Cook,Gury.Discous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3]RumelhartD.Towardaninteractivemodelofreading.InARentionandPerformance[M].New

York:AcademicPress,1977:573—603.

[4]夏静.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9).

作者简介:张媛媛,(1985--)女,安徽淮南人,硕士,工作于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助讲,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