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浅谈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法

张春霞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师;学生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说明语文课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思想教育方面能起到特殊的作用。但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政治课那样系统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是语文课本身所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外加进去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与语文训练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时,就要注意到方法的应用,以便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后的自主阅读中也能自我获得思想品德上的教育。

一、正确导向法

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一般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它们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但是任何好的课文都要教师去教,教师理解、领会的如何,采取怎样的方法去教,直接影响着教材作用的发挥。教师只有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教育。何况语文教材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古代和外国的作品,这些难免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教学这类文章必须注意批判继承,正确指导学生去吸取精华,摈弃糟粕,我在教学活动中就力求当好学生思想航船上的舵手,把好思想关,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指正,以达到扶正学生思想上的每一株幼苗,使其茁壮成长的目的。如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诚。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我就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要求学生牢记并领会这些名言警句的深刻含义。而对一些有消极意义的内容,如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发出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超脱世俗的清高思想,则指导学生去批判地吸收。在教师的正确导引下,学生能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传达德育思想给学生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课文,正确把握课文的导向,以免学生走进误区。

二、主体讨论法

在渗透德育中,教师诚然应起主导作用,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导向、把握分寸,使学生自我渗透,互相渗透,如同一石击起千重浪,浪花飞逐,由是思想教育方能收到实效。如在进行《逆境与成才》的写作教学时,笔者就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成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在讨论中,有人认为逆境可以成才,但马上有人反对说逆境不一定就能成才;有人说只有顺境可以成才,反对派则举出不少纨绔子弟到头来成了败类的实例。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成才虽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但关键还在于立志和勤奋。我们还可以就一些名言俗语进行反向思维训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阅读教学中,主体讨论更是渗透德育的最好方法。笔者在教《项链》一文时,就要求学生讨论玛蒂尔德形象的意义,对她作出正确的评价。课堂上的讨论是非常激烈的:有人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值得批判的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马上有人补充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而是人的劣根性,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玛蒂尔德虽有值得批判的地方,但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还有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虽想入非非,但没有自甘堕落地利用姿色去做肮脏的勾当等;有同学认为玛蒂尔德那种对现实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可贵精神,这种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反对者则认为她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地位和物质生活,这和简·爱对个性的独立和自由的追求相比显得庸俗鄙陋……虽然学生的观点各异,然而答案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又经过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三、挖掘创新法

教材中有些思想教育不是浮在文面上,而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隐于文字之外,我们要敢于下“矿井”,挖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矿泉水”,做到打井出水、出油、出宝。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运用词语丰富的内涵,挖掘教材深刻的含义,启迪学生心扉,升华学生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鲁迅小说《药》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反思和对不觉悟群众的愚昧、麻木的批判这一主题,一般都能理解,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把握这些基本的主题外,我还让学生联系鲁迅一生的经历,联系他对中国国民的思考,联系当今许多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来考虑,《药》这篇文章是否还有其他的教育意义。通过思考学生对《药》中群众不觉悟,乐于充当麻木的看客这一现象中所显示出对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的批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感到培养现代健康人格的迫切。再如对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我们不能满足于分析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思想僵化,害怕并敌视一切变革的性格特点,而要进一步分析别里科夫的人格特点,指出别里科夫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萎缩型,并联系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种萎缩型奴才人格的可悲与可耻,从而更觉得自强、自尊的现代健康人格的可贵。在课外我还让学生去评论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套中人,让学生意识到类似别里科夫的人物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甚至自己身上就有着别里科夫的某一特点,只不过表现出的形态不同而已。从而使学生切切实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康的人格.

四、比较显优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问题、辨别正误、解决疑难的一种最普遍、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进行教育时,适当使用比较,将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文中正反事例比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形象,犹如白天黑夜那么分明,这为我们运用比较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如《五人墓碑记》中的颜佩韦等五义士与那些“高官显位者”,《梅花岭记》中的史可法与洪承畴,《谭嗣同》中的谭嗣同与袁世凯等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人物比较,学生就会发现五义士、史可法、谭嗣同等人代表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得到人民的崇敬与爱戴;而洪承畴等人则永远被人民唾骂。通过比较,学生就很容易去继承我国的一些优良传统,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

2.文学形象与生活现象比较:我们民族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前面提到的史可法、文天祥等名垂千古的人物。可是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二字,丢了人格,没了尊严,甚至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通过对比,让学生去发现社会中哪些现象、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该批判的,哪些又是我们要学习、继承并发扬的,从而帮助学生分清善恶是非,自觉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上完鲁迅的《祝福》和孙犁的《荷花淀》之后,我让学生以水生嫂和祥林嫂为例,并结合现在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来说说时代变迁对妇女命运的影响。通过比较学生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普通妇女的地位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她们已经由被压迫、被剥削者成为国家的主人,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有了独立的人格尊严。认识到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形之中,就激发了学生对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制度的热爱之情。

大凡文章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体,不同的文章其思想内涵也往往不同,必须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去领悟其寓含的思想内容,搞好德育的渗透。如果课文确实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如果课文并不具备某种德育因素,我们也不能硬让学生去搞穿靴带帽,帖标签式的“深入挖掘”。《劝学》一文主要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观点,教学中只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正确的观点,而不应去硬搞什么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不同的文章,由于作者情况不同或思想内容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不同,我们对德育渗透的选择也应不同。有些课文,德育渗透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有的则无须自始至终进行德育渗透,只需在关键之处予以点拨;有些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历对学生很有教益,可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为文,进而学习作者的为人;有些课文,在讲课结束后可补充介绍一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达到加深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说语文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好材料,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也要因文悟道、因文解道、因文选位、因文取法,切不可“硬贴标签”,全文说教,以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