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曳书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3

叶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曳书评

严燕

严燕YANYan(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南京21000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InstituteofJiangsuProvinceHigherEducation,Nanjing210008,China;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摘要院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工程师的质量。崔军博士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并著《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本文将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Abstract:Thequalityof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directlydeterminesthequalityofthequalityofengineersinChina.DoctorCuiJunstudiedon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andcompletedtheResearchof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CurriculumatHomeandAbroad.AndthispaperwillexpoundsandanalysestheResearchof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CurriculumatHomeandAbroadindetail.关键词院高等工程;教育;课程Keywords: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curriculum中图分类号院G6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5-0267-030

引言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对工程和工程师寄予厚望,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尤为关注。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其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实现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课程是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崔军博士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其成果《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是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本科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机理与路径研究”之研究成果。

1研究思路院严谨的工程教育研究作者从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回归工程实践的论点。首先,阐述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从“面向工程实践”、“偏离工程实践”到“回归工程实践”的历史演进脉络;然后,考察了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案例,分析当代国际工程教育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必要性、共同指向与多样途径,为解决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的“回归”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参照系。作者还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等实证方法,揭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寻了社会各界的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在借鉴国际化、立足本土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教育课程重构的方向、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借鉴。

该书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问题。作者在研读了大量外文文献的基础上,提炼出科学的研究问题并建构了概念模型;秉承实用主义知识观,采取混合并行的研究策略,并根据不同研究问题运用契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调查、访谈等实证法,以及历史、案例、文本、关键事件、战略路径标定等质性方法,体现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实证与思辨结合的混合研究策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研究发现具有创新性。该书研究对象明确,目标集中,思路清晰,以中外高等工程教育“从何而来”、“现居何处”、“意欲何往”以及“通达之路”为线索,试图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寻求“一剂良方”,体现了工程教育研究的严谨性特点。

2历史追溯院工程教育的偏离与回归对工程教育课程的研究,离不开置身其中的工程教育历史背景。作者采用了历史事件路径法,从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角度,分别对国外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出高等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践、偏离工程实践和回归工程实践的发展趋势。作者对工程教育历史演进的研究,厘清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脉络,探寻了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冲突、调适与平衡的过程。该书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偏离与回归的论述,历史地展现了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转型和方向。作者发现,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其偏离与回归工程实践的时间大致滞后于美国;工程观指导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影响工程教育,从而影响课程;课程需回应工程观念及工程实践的新特点。作者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是准确、深刻的,尤其是对美国、欧洲工程教育早期的研究报告分析为学者们开展工程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3国外现实院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探索该书紧接着考察现实层面的工程教育课程。作者选择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颇具特色的三个案例,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大学CDIO课程模式、丹麦奥尔堡大学PBL课程模式、英国伦敦帝国学院ELED课程模式,聚类分析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特点与改革经验四类要素,以说明影响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因素、必要性、指向性和多样性。

作者发现,不同国家的大学对工程实践的认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工程教育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本质是重新定位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关系;课程强调回归工程实践,并不是削弱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谋求数学、科学、技术与工程知识的集成。该书对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案例的聚类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考察了不同国家大学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这对于论证“回归工程实践”提供了国际比较的有力依据。

4国内现实院课程偏离工程实践的现状国外工程教育课程现状对读者理解“回归工程实践”的内涵很有启发。作者以课程要素为分析框架,从静态的课程设计和动态的课程实施两个层面分别考察我国课程的现状。然后,在摸清现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揭示问题并分析成因。该书提出,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现状普遍是强调工程科学,弱化工程实践,脱离产业需求,带有工程科学之烙印;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学生学习游离中心地位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改革的困境,与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指导的缺失有关。作者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课程改革的困难及其症结,这些问题正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5社会诉求院利益相关者对课程的期望工程教育课程折射出社会各界对工科毕业生所抱的期望,课程改革无法脱离社会环境。仅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来考察工程教育课程,还不能充分体现工程教育的社会属性。因此,作者遴选工程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大四毕业生、工业界企业雇主、工程专业组织、工程教育专家,分别调查不同社会主体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

然后,从利益相关者各有侧重的意见中寻求内在一致的诉求,以揭示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

该书对当前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查,同样说明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需要回归工程实践,该部分内容展现了工程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和价值取向,这是该书最有特色的部分。作者发现,利益相关者对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的现状表示不满,对课程培养工程领导力,设计能力,理解工程背景、创新、创业等能力的满意度不高。作者提出,社会对工程师培养质量的期望,更多地通过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来施加影响;这些社会力量可能会助推或阻碍变革,所以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课程审议和课程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6工程范式院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新理念对工程教育课程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历史、现状、诉求的层面,仍无法消解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弊端。因此,作者综合前述研究发现,将研究重心从课程的外部影响因素再次转向课程内部组成要素,探讨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方略。

作者认为,课程改革需要现代化理念的指导,这预示着课程价值的转型和范式的转换。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审视课程,其理念的更新表现在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三个层面。课程创新需回应当代工程观及人才观的新特点。我们知道,工程教育具有“教育”和“工程”双重基因,而该著作从“工程”的角度完整地提出了“整体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范式”的课程理念及其内涵,提出了“工程专业能力”框架,提出了“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这对工程教育课程研究而言是较大的理念更新与思路创新。

该书认为,“整体工程观”视工程为复杂生态系统,强调工程所处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大背景,强调工程问题解决中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平衡,强调工程产品或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强调工程实施的前、中、后全部阶段,在连结、转化与超越中实现工程创新。基于此,作者就课程目标重建、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优化、学习经验设计、教学模式选择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重构主张,这些观点具有新意,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工程教育课程理论。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最后指明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应当是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技术与非技术的平衡,在时间、空间、深度与宽度中彰显“和合”的课程思想。具体而言,该书归纳了“整体工程观”视野中的工程实践新特征,提出了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的“工程范式”课程观,完整地阐述了“工程范式”课程重构的哲学基础、基本主张、改革维度、改革模式等观点,并从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目标的重建、课程内容的重组、学习经验的设计、教学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工程教育课程重构的策略。这是作者对工程教育课程系统研究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的观点,是该书在观点和理论上的创新,是该著作最为精华的部分。

纵观本书的内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工程教育研究的兴趣和付出的辛勤汗水。作者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百余篇国外工程教育研究成果的文献,对工程实践和工程师职业,对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性,对科学、技术、工程、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大量一手实证调查资料和观点的理解尤为深刻,而这些恰恰是理解工程教育为何独具特质的重要前提。作者对课程理论和原理的专业水准同样较高。例如,该书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著名课程理论专家古德莱德(JohnGoodlad)提出的五层次的课程分析框架,对课程要素的分析显得从容而又自信。

总之,崔军博士的《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专著,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方法科学,论述充分,图文并茂,文笔流畅。该书提出的核心观点和基本主张体现了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和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专著,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我们期盼着工程教育的该书对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教育教学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院[1]傅红涛,高建军,孙宜山.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7(04).[2]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3]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冥冥赴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