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定位课堂学习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正确定位课堂学习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兰森茂

兰森茂(福安市第二中学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可见,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达到语文教学有效性最为关键的一步。学习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刻解读文本后,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科学设计出关注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再机智应变、灵活处理生成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实现高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定位;学习目标;高效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课堂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展示和完成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一个环节。教师在正确定位学习目标时首先应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找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其次要实现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了解,关注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找准学习目标的起点。在制定学习目标既要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又要注重文本的特点,目标的是否准确会影响到课堂效益。课堂学习目标制定既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要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1.科学定位学科方向

良好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是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教师对教材的系统分析相结合,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教授文言文中的说明性文章《核舟记》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如果把目标定位为核舟高超的技艺,把一篇说明文的文体目标变成了非重点目标。就背离的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方向。

2.制定学习目标应该具体

由于有的教师缺少正确分析学习目标,在课堂设计时更多注重过程,认为学习目标只是格式需求,是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安排。导致学习目标制定宽泛而空洞。缺少可操作性,缺少计划性,无法完成学习目标,甚至可能千篇一律,成为电源教学的标签,例如浅易文白小说<柳毅传>中定的目标为“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本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看去并没有错,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目标设置形同虚设,不仅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如果小说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学习本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技巧。故事情节概况、细节描写就是学生在疏通文意后自主学习的目标。学习传奇通过幻想反映现实的特点,可以从以虚写实的角度去解读和延展。目标切口相对小,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时,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方向性明确,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3.制定学习目标把握整体性

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能过自主学习,通过探究,拓展思维,改变教学模式,学习应该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单元要求与目标,有整体观。也就是说在制定目标时应对单元中编排的课程要有整体观,例如文言文教学高中新课标在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语文版高一第四单元标题“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针对标题把握单元目标,看单元文本编排顺序,第一课《赤壁赋》我们把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重点落实在:是指导诵读,读中悟情,读中明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研习探讨,个性鉴赏,进而准确把握作者对自然、人生的双重感悟。《陈情表》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作者是通过什么打动皇帝的。

“情”是本单元的作品基调。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所以本单元学习目标定位着眼于单元目标,指导学生品读文本的时候,充分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张力,“披文以入情”。通过品读文章把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4.制定的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但它不是学生在课上无目标的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更多学习空间,教师少讲。因此教师在定学习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并且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课堂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明确在自学中采用什么方法,是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明确在学习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完成哪些内容,明确各学习环节所用的时间。教师在呈现学习目标后,学生在课堂上不用教师解释就明白本节课的任务,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紧张又有条不紊的展开课堂学习。在阅读文本、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合作中完成课堂既定的学习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5.制定的学习目标要突出学习的主体性

当前课堂改革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中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制定学习目标不能忽视学习主体,相反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高中文言文的课程比初中的复杂,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状况下教师在设置学习目标是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犯错的地方下功夫。文言文每一篇都重要,除了分析探究课文的内容外,诵读与积累成为了文言文上课的重点,考虑到农村学生薄弱的文言文基础,相对狭窄的知识面,在制定学习目标是就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在重点字词积累、一次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积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6.通过检测实现学习目标

有什么样的检测就会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将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集中简化,编成适合学生的检测题,检测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简单题、达标题、提升题。检测的类型也尽量多样化,如果检测题切口小,重难、点突出,又紧扣文本,就能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又体现教师主导定位。在师生平等学习中实现少教多学。

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必须依赖课堂改革。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会生存》中也提到“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正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新课程改革一开始就把学生定位到学习主体上。提倡少教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它不是要求教师不教,而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什么是高效课堂,能够完成课堂学习目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就是一节好课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