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效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试论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效教学

杨楠

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学校033000

摘要:针对学生学习机械制图比较困难这一实际情况,文章指出教师要达到有效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分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和及时反馈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机械制图。

关键词:机械制图有效教学激发兴趣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培训课程。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生源基础差,有的学生是学习较差生,也有的是想学习一技之长找个好工作帮父母减轻负担且基础非常好的学生。这就造成学生入学成绩相差很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缺乏学习兴趣。而《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一段时间后,制图成绩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时学习较差的学生会对学好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太笨,从而放弃学习这门课程,教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增强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为了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使他们喜爱并且学好机械制图,我个人认为,除了要激发起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以外,还应该采用以下综合性针对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几点粗浅认识,望同行们批评和指正。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有效课堂教学

每个人都有好奇之心,尤其是刚跨入职校的新生,他们非常关心新课程是否和以前的知识有关联,害怕初中学的不好,这门课程可能也学不好,事先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以后的学习有不好的影响。他们同时又对新课程有所期待,想有一个新的学习开端。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份好奇与期待,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成功地上好第一堂课。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将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教具或模型

《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利用教具或模型给学生进行实际的立体效果展示、强烈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很快地建立起空间概念。这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由“空间——平面——空间”的转化。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在讲授课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学生只要老师稍微讲一点儿就会理解,并且会举一反三,特别喜欢学习这门课程;而有的学生似懂非懂,甚至感觉像听天书一样,失去学习兴趣,并把学习这门课程作为一种负担。教师这时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

四、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讲到重点的概念、定理等,我们可以找个别学生朗读,这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让那些走神的或要睡觉的学生提起精神来,给他们一种紧张感,同时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学生读完教师再继续讲课,这样,他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2.当讲到一些点、线、面的投影原理时,请几个学生把教室当做三投影面体系逐个讲一下从哪个方向投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投影。对讲得好的激励表扬,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那些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因为怕叫到自己,这时也会仔细听,听学生讲过几遍后,基本也能掌握了。

3.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如点、线、面的投影,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纸做成一个三投影面体系,用铅笔在三投影面体系里面比划,这对于学生学好这一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经过亲自动手之后,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五、勤做考核,及时反馈

对于讲过的内容要勤做考核、总结。不论是课前复习章节总结,还是小考、月考,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及时讲解、加深,多做练习题加以巩固,直到学生掌握了再开始讲新的内容。

六、用多媒体技术辅导教学

尽管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它在课堂上的操作却十分简便,它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它也代表着《机械制图》教学发展的方向与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

七、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做好学生专业引路人

专业意识是学生建立专业兴趣的基础,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动力,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利用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跟学生介绍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专业。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和切入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2]吕文升方天培《现代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