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护理员满意度测评中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激励机制在护理员满意度测评中的影响

许银苹

(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心脑血管科上海金山区201500)

摘要:目的观察激励机制在护理员满意度测评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法、随机抽样法进行临床试验。将我院内分泌科50名护理员抽样出42名护理员在采用激励机制前后,每月随机发放42份护理员满意度调查表,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差异,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中不采用激励机制进行的护理员调查满意率为96.1%,而采用激励机制后进行的护理员调查满意率为97.7%,采用激励机制后护理员的满意率明显高于未采用激励机制的护理员满意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时给于物质及精神奖励,是激发护理员工作热情必不可少的举措,能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员的满意度,能促进老年护理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字:激励机制,护理员满意度,影响

引言

上海人口老年化及高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据相关报道,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87.6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7.1%,比上年新增20.30万人,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员现在是最大的群体[1]。我院作为专科老年护理医院,共有699张床位,护理员256位,由此可见,我院护理员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我院护理员主要的工作范围为:在护士的指导及督促下从事病人的安全、卫生、饮食起居及病室卫生方面的工作,护理员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故护理员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好护理员这只队伍,本文主要研究采用激励机制在护理员管理当中的作用,以及在护理员满意度调查中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工作的护理员,分病房护理员、专职护理员及日班护理员共50名,均身体健康,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史及各类传染性疾病者。其中男性1名,女性49名,45人小学文化,5人初中文化。年

龄为42-60岁之间。

1.1.1入选对象选取病房内护理员,工作满3个月及以上,年龄为52±8岁,合格的

对象共42名护理员。

1.1.2排除对象(1)日班及专职护理员不参与满意度调查;(2)工作未满3个月的

护理员。

1.2方法

1.2.1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法及随机抽样法进行研究,每月予以发放42张护理员调查表,主要参与调查人员是患者及家属,根据我院ISO2008-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的标准,护理员满意度调查表的基数为100分,大于等于90%为合格。42名护理员在2013年7月份-12月份之间不采用任何的激励机制作为对照组,其中有一名护理员因身体原因自动辞职,由另一名工作三个月以上的日班护理员代替,故没有剔除名额。每月随机发放42份护理员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见表一)。42名护理员在2014年1月份-6月份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作为研究组,通过每月召开的护理员会议将医院制定的激励机制及评选办法进行宣传,即每月每科室评选出3间流动红旗病房即6位护理员,予以100元的物质奖励;每季度评选6名护理员为服务明星,予以200元的物质奖励;每年评选一位优秀护理员,予以500元的物质奖励,同时在当护理员的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肯定的时候,适时给于赞扬与鼓励,从而激发护理员的工作热情。再每月同样的随机发放42份护理员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见表二)。最后将两组进行前后对照比较护理员的满意度(见表三)。

2.结果

2.142名护理员在2013年7月份-12月份之间不采用任何的激励机制,作为对照组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根据表三可计算出未采用激励机制进行的护理员调查满意率为94.1%,而采用激励机制后进行的护理员调查满意率为97.9%,根据表格可见采用激励机制后护理员的满意率明显高于未采用激励机制的护理员满意率。

3.讨论

3.1病人满意是医院工作的目标,病人满意度也通常用来衡量医院各项工作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为了有效地对病人满意度进行测量,确定病人的潜在需求,我院充分认识护理员岗位的重要性,从尊重护理员、关爱护理员的角度出发,不断增强护理员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护理员的自觉自律意识。

3.2我院护理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专业技能差,予培训后效果不佳,且近两年我院护理员流失较严重,故采用激励机制来刺激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豪感是非常重要的。我科室每月根据护理员当月的职业道德、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等进行考评,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护理员满意度调查表主要从14个方面展开调查(资料附后),如:工作态度、工作时是否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等等,此份满意度调查表设计较全面、细致,重视护理员在工作中的整体表现,且此次激励机制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员满意度作为评定标准之一,护理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从而更加明显的看出激励机制对护理员满意度的影响。

3.3从上述表三中可看出,本院采用的护理员激励机制在护理员满意度的调查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发现在实行激励机制的初期,如1-2月份的护理员满意度比实行激励机制后期如5-6月份的满意度高,故提示在进行护理员激励时若不分层次、不分对象、不分情况,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太过单一,即会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2]逐步递减。在激励时必须将物质和精神进行科学的有机结合[3],在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这样才能保证激励效应动态化、最大化。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表现与所受到的激励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有研究发现,职工平时的工作能力可发挥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受到充分激励后,其能力可能发挥到了百分之八十,相当于激励前的四倍[4]。

3.4当然在提高护理员满意度的问题上,我们除了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如加大对护理员的全方位的培训;加强护理员安全、责任意识教育;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识,不断提高护理员工作积极性和生活护理质量;加大考核机制的执行,责任到人,把考核与绩效挂钩;加强护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只有从多方面,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才能正真的管理好护理员队伍,最终会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管理过程中,重视过程激励机制[5],将护理员的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小结

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医院护理员管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适时给予赞扬、鼓励及适当的物质奖励等激励机制,是激发护理员工作热情必不可少的举措,能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员的满意度,有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老年护理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卓颐,陈伟然.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4).

[2]贾军.边际激励效用递减规律和薪酬管理制度创新(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44-46.

[3]赵周祥.管理心理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沈杏华.浅谈激励机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2):50-51.

[5]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