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的策略

沈一晗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沈一晗

论文摘要: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结合所要教学的数学概念,遵循创造性教学原则,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应置于教学的突出位置。那么。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谈点儿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提供足够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总是从对具体的学习材料进行充分感知开始的,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对感知材料进行初步概括,这样便形成表象。表象是从感知向概括思维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1.积极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

在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时,向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要尽可能的多一些,而且,指导学生通过看、听、说、动手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感知效果,便于建立清晰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硬币、圆形实物、图片等,在课堂上通过比一比大小、量一量周长和直径、算一算每个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的办法进行感知“圆周率”。

2.引导学生观察思维,由感知形成表象

感知具有直观性,表象具有概括性,由感知上升为表象,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在上例中我通过学生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后,开始分小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结果发现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由此概括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定数的表象。

二、精心设计概念的引入方法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要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建立清晰的表象,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就必须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概念的引入方法。

1.联系实际引入概念

教学中的许多概念是直接从生活实际中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讲解这些概念时应联系实际引入。在引入这些概念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的回忆,使学生过去在实际经验中所形成的表象重现。如用两条平直铁轨引入平行线概念;用手电筒引入射线概念;用茶叶桶、水桶引入圆柱体概念;用沙堆、麦堆引入圆锥体概念等。

2.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孤立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当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密切时,可通过旧概念引入新概念,这样既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例如用学生熟知的加法概念引入乘法的概念(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由除法引入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通过计算引入概念

有些概念方便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其实质,这样的概念可通过计算引入。例如:讲解循环小数概念时可通过计算小数除法来引入,又如整除、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都可以通过计算来引入。

三、积极启发思考,形成准确的概念

要形成准确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1.揭示概念的内涵

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所有本质特征叫做概念的内涵。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定义的形式指出概念的内涵。例如:教学方程这个概念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几个方程式,学生经过感知和思维后,发现关系式具有相同点:①都是等式;②都含有未知数。最后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揭示概念的外延

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全体叫做概念的外延。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列举部分实例的方法来说明概念的外延。例如用分类图表示小数概念的外延: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无限小数不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四、运用多种形式巩固概念

1.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概念

对概念的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反复重现等手段达到熟记。

2.以新带旧,温故知新

通过复习旧概念学习新概念,不但能使旧概念得到巩固,而且有助于理解新概念。学习新概念时与旧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助于正确理解新概念,又能加深理解旧概念。

3.适当变换概念的叙述和表达形式

概念是用词语表达的,适当变换概念的叙述和表达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例如:教学整除、约数、倍数后可提问:①哪些数能整除20?②20能被哪些数整除?③哪些数是20的约数?④20是哪些数的倍数?

4.建立概念系统化

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以后,应及时引导他们对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依据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有关概念沟通起来,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一个个单个概念逐步有机地加入到概念系统中去,使学过的概念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连接起来,形成良好的概念系统。小学数学通常用表格和分类图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总结概括。

5.通过应用巩固概念

应用概念分析解答问题是巩固概念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应用概念可进行判断、改错、推理、分析、对易混淆概念进行对比,这些应用都达到了巩固概念的目的。

总之,基本概念的教学如同铺垫高楼大厦中的“基石”,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会目的明确,方法对头,既不会造成为概念而教学,也不会在数学教学时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赵萍.数学概念教学别搞错了方向[J].湖南教育(下).2010(02)

[2]任云云.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J].小学教学参考.2010(02)

[3]曹时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数学.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