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王国绣

溧阳市新昌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3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目的性教育,丰富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讲解及正确示范等几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所帮助,以便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学;目的性教育;丰富教材内容;自主学习能力;终身体育意识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在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问题上,本人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进行目的性教育

心理学上告诉我们,兴趣与一个人的追求有关,追求是人们用积极行动经过努力争取达到的某种目的,练习有明确的需要,具体的需要指标,使学生懂得经过努力会产生所需达到的效果,才会对练习有浓厚的兴趣,产生进取行为。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所追求的目标,练习兴趣就产生了,那么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就大大加强了。

二、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难度性。

1.科学性。在教学上做到难易合理,新旧教材搭配得当,应把新授内容和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以及灵敏、速度、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把竞争性较强的游戏、比赛、测试、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采用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难度性。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利用视觉加听觉获得的知识可接受65%。采用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景。通过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魂,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

2.开设游戏情景教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体育学科最新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多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四、正确的示范及讲解

1.充分利用电教媒介体进行示范动作: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尤其是高难动作的一些技术细节,讲解的难度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多媒体课件就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2.生动的讲解:由于体育课的时间有限,任务重不可能也不应该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地光由教师讲,所以教师讲话务必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讲解分析要形象生动,新鲜活泼富有鼓动性和幽默感。

五、设计快乐体育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学生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六、养成自主参与意识和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的目的。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祥.浅谈体育课的兴趣[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

[2]《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