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钦岚

王钦岚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蔡村小学276133

摘要:新课程理论下的语文教学其有创新性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规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掌教学氛围。

二、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创新教育的培养贯穿于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学应变传统的概念化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为实践性教学。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

三、创设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情景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上《皇帝的新装》作文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游行后皇帝将会有些什么举动呢?”很学生都说诸如“把大臣们、骗子都杀了”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没杀,而是把那小孩接到宫里重用,让他教所有人做人的道理。”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还时我抓住这一时机,叫同学进行探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激励创新意识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要有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最可贵的是创新性的心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能尊重学生、做到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创新主动性、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若答案是错误的,那么可以由教师来纠正,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来得到结果。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程度,要对学生学困生多多辅导,在教学当中不仅仅要做到评价学生做法的对与错,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要选择多种评价方式,比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等。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能够完善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在班级里面设置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在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自己的优秀作品,对班级中的优秀作文进行表扬或者来评比学生们的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从而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又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园林朱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11)。

[2]张本根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