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才代吉

才代吉青海省玉树市小苏莽乡寄宿制小学815099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所谓阅读能力,就是人们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在社会生存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因此,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坚持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小学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047-01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育人者应先自育。教师素质的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生阅读的水平,因此需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教师文化修养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丰富上,同时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授课技能和热情的提高上。首先,教师应当抓好基本功,不断进行充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知识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比如,对文章背景知识、作者的相关故事、文章所含寓意等,如果能够熟练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钦佩感,这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授课的方式和方法。好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已经被淘汰,老师应当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教课技巧,不断的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应当具有耐性和激情,尤其是在对待困难生方面更要体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较多,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耐心的引导学生。同时,应当保持活力和热情,阅读教学中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引导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某一事物的关注不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觉得阅读是一种乐趣,而乐趣可以把兴趣扩大化,逐渐养成阅读的主体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阅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以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枟甘罗枠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白: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甘罗,寻找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看甘罗是怎么样的一个少年英雄。话语一落,学生个个全神贯注地看着我,继而我说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首先让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前两段,一名是爷爷,一名是甘罗。学生积极举手参与,我让两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着重“唉声叹气”这个成语,让学生感受爷爷当时的烦恼。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被激发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阅读,一探究竟。

2.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阅读知识,还应该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报刊、杂志,快速掌握所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读懂文本所传达的涵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如动笔找出关键句,而关键句一般是在段落中的首句或末尾,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摘抄自己认为优美或者有启发性的句子,不断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鼓励学生写阅读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自身的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阅读方法,如从词语中揣摩人物心理,找关键句了解中心思想等,在遇到疑惑时用笔记下,然后反复阅读,得出答案。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培养积极阅读情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培养积极阅读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适合生阅读的材料,如报纸、报刊、儿童文学等,然后进行集体阅读,营造阅读氛围。在阅读完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依靠阅读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努力构造阅读情境,结合文本内容,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文本内容,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4.强化自主阅读意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就阅读本身而言,笔者认为阅读活动是个性化的,教师的分析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真实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广泛阅读各方面的材料,增长见识,开拓思维。在学生初步具备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以兴趣作为支撑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特色和方法习惯,使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尊重差异,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自主、平等的环境下进行阅读,与作者进行平等对话,真正让学生享受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有收获、有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质量如何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水平如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阅读教学摆在突出位置,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努力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最后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层层推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登峰.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版),2013,(6).

[2]季康平.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语数外学习(小学语文教育),2012,(6).

[3]张云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小学语文,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