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诗的孤独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27
/ 2

论新诗的孤独意识

王曦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15级汉语言文学)

摘要:在每个时代都有孤独意识,但产生孤独意识的缘由却不尽相同,在诗界革命之后,白话新诗成为新的潮流,在诗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后,个人意识更加强烈,他们对自身的关注增多,自身的思考会产生孤独,在动荡多变的年代,各种思想出现,新的旧的并存,诗人们在社会的促使下形成孤独意识,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孤独,由此一系列的孤独意识产生。

关键词:新诗孤独孤独意识冯至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以诗文为正宗,以古雅的文言为书面语言。到了晚清就出现要打破这种格局的文学革命。梁启超提出来了“诗界革命”的口号。他在写于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说:“……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今日者革命之机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而得哥伦布资格的诗人,“能为诗人之诗而锐意欲造新国者,莫如黄公度”。梁启超揭起“诗界革命”的旗帜,是以诗评家的身份出现的,其保留诗歌旧形式的革命终不彻底,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同治七年(1868),黄遵宪作《杂感》诗,批判沉溺于故纸,以剽盗为创作的俗儒,表示要“我手写我口”.光绪十七年(1891),他在《人境庐诗草序》中主张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之境”,提出了推陈出新的一整套。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文人骚客吟诗作文表现孤独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孤独意识通过文人墨客之手展现在世人眼中,例如最早的庄子在《逍遥游》中借“大鹏”与“蓬雀”的隔膜,说明自己为世俗不容的道理,在《诗经。王风。树立》中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孤独徘徊,我们还能在《楚辞,离骚》里看到叹息“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得因遭流放而独自一人行吟江畔,形单影只的屈原,屈原还痛苦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陈子昂慨然长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感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杜甫徘徊低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苏轼迎风高歌“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们这些文人墨客无不与孤独相逢,他们的孤独感使得他们流露出这样的诗歌,他们通过作品给读者们呈现出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和无法承受的心灵重荷。

新诗代表作家们的孤独感虽然与传统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孤独产生的原因,表述方式,孤独排解方式上又存在不同,在古代封建文人士大夫孤独意识产生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诗人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是他们知音难寻,明君难求,并且诗人大多是耿直的性格不适合官场争斗,容易被卷入政治漩涡受到排挤,因此他们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有志有才华不能得到施展,仕途不顺利,这类人的代表很多,这种想象也特别普遍,在每个朝代都存在这样的诗人,比如独自行吟在江畔,奈何问天的屈原,独坐空堂,自比转蓬的曹植,还有登高望远,涕泣满襟的唐代诗人陈子昂;二是诗人们长期在外漂泊,写下很多羁旅诗歌,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业不发达,诗人远离家乡久久不能归家变现出一种对亲人,情人的思念,还有就是长期在外征战行役,因为战乱和家人分离,或者是奔波在赶考的途中都会产生一种孤独的漂泊感,居无定所、举目无亲的寂寞忧伤,这类诗人的代表有陆游,辛弃疾等人;还有一类是因为国家衰落,家道中落的孤独感,他们回忆曾经的辉煌来对照如今的凄凉,这类诗人多是处在时代的交替时期,最为著名的代表有李煜、李清照他们都是表现出国破家亡,身不由己的孤独和痛苦。

在受到两千多年的文化熏陶后,我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诗人们也体现出和古代诗人相似的孤独,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的诗人,特别是二三十年代的诗人他们很多都是中西方教育都接受,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就可能在私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这过程中他们受到中国古代思想影响,受到儒家“出世”思想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命运,人民生活,因此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的孤独也受到国家政治影响,这和古代诗人产生孤独的第一点原因相同,二三十年代的诗人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多数都是接受西方教育,有的是进入洋学校进行学习,有的出国留学接受更丰富更前卫的西方思想影响,这就产生了另一种产生孤独的缘由,那就是诗人对物质社会认识的超越,也就是诗人们带有比中国更进步的思想,这也产生了一种孤独。还有一种就是诗人对自身的迷茫,处在动荡的年代,诗人对自己前途的忧愁和恐惧,对生活茫然,这种一般是在诗人二三十岁时变现出来,这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尤为突出,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精神交流更少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开,这使得人们彷徨,迷茫,产生了孤独。

因此,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诗人们的孤独意识大概是由以下几点产生:第一,诗人自身的孤独,对自我的思考产生的孤独,这是诗人主体自身的孤独;第二,诗人对国家,事业的期待、依靠和这种期待实现程度的差异,这是诗人主体和客体差异产生的孤独;第三诗人对现实超越产生的孤独,这是不被现实接受,主体先进于客体的孤独。

根据以上对孤独意识产生原因的划分,我们以诗人冯至为例进行分析,冯至被鲁迅先生评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丰富,在他接受到五四运动熏陶后,在16岁(1921年)的时候就写了第一首诗《绿巨人》,“一个绿衣邮夫,低着头儿走路,也有时看看路旁。他的面貌很平常,大半安于他的生活,不带着一点悲伤。谁也不注意他,日日的来来往往。但是这疮痍满目的时代他手里拿着多少不幸的消息?当他正在敲人家的门时,谁又留神或想,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冯至写的绿衣人,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邮夫低着头走路,不带一点悲伤,这不带一点悲伤,就蕴含了深深的忧伤,谁也不注意他,他就藏在了这个纷乱的世界,他手里拿着多少不幸的消息,每天给人送信,乱世中能有多少好事,坏事也要用自己的手送到。“谁又留神或想,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是谁在想呢?拿着信给人送的人会为什么总低着头走路呢?在这首诗中就变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他在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不幸的是,他的继母朱夫人也去世了,对于一个未成年来说,接受到一连串的打击,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失去了学业,失去了亲人,没有可以依靠的朋友,诗人冯至在写着绿衣邮夫一个平凡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孤独的人,没有人在意着他,没人留意他,绿衣人是孤独的,其中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又表现出对生命的不幸,对生命的叹息,不知道在那一刻就会收到噩耗,这也显出了生命的脆弱,诗人在继母去世后丢生命的感叹,这也体现出诗人的孤独。《绿衣人》是最早的作品,表现的是未成年时的孤独无助,在他《北游》中还有写到他对生活的迷茫,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在这时是冯至精神最孤独,最虚无的时候。

说起诗人冯至,不得不提到他的经典《十四行诗》,冯至在留学回来后对祖国产生了新的期盼,但是不曾想到的事发生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使得他携妻带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使得冯至产生了另一种孤独那就是主题对客体的期待和这种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很多事物是意想不到,预料不到的,在经历了现实和想象差距后,诗人转入了对生命的探索,是现实的差距太大,使诗人感到孤独,转而走向另一个心灵慰藉。

孤独是每个时代都存在个人感受,孤独意识也在不同的时代存在,透过诗人冯至的孤独,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诗人的孤独,从而了解那个时代的孤独意识,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诗人们所处的境况相似,孤独是单个人的,孤独意识却是整个社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