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取与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取与舍

潘建容

武隆区后坪苗族土家族乡中心学校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一课一得”的理念: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或掌握一种方法。一课一得,人人有得。”因此,“胸有全册,着眼单元,课有重点,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从小学科学教育形态谈起,阐述了小学科学教育中彰显人文价值的必要性,并结合科学教材,分析其中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中很多实验的创新和改进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要想让学生快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效性,培养小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科学地对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

关键词:小学科学一课一得取舍

“一课一得”成为了近期教师口中的热点话题,在追求“一课一得”的同时,我们一线教师常常思索着:“一课一得”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每一课得什么?每个单元得什么?每个学期得什么?一节课上,得“意”、得“言”、得“法”,如何把握?“一课一得”是随机的“得”,还是有计划的“得”?是否有依据?一节科学课要富有合理的课堂节奏,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对教学内容根据课前调查进行合理取舍、妥善编排为了更好地追求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我将围绕“一课一得”与“教学内容的取舍”的话题,对湘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溶解》作简要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

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凭证。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意把握科学教材的整体内容,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学目标,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溶解”作为教材的第一个单元,观察、描述溶解现象,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尊重事实,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溶解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对于教学内容的取与舍,我认为首先可以从教学目标上出发。对目标进行整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第二课时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

从以上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第一、二课时中教学目标有相同的。我们就可以对一、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简单整合为: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

经过教学目标整合,第一课时通过“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最终学生观察到水中的食盐“不见了”而沙子依然清晰可见。在这个观察思考和猜测过程中就是对经过整合的教学目标1、2的反映。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已经是在对学生细致观察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二、课时内容的取舍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因此教师课堂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课时讲解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等将影响本堂课的教学质量。

为了真正实现“一课一得”每堂科学课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我觉得还可以从课本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取舍,重点讲解适应教学目标、有操作性、实用性的内容,舍去比较深奥、离生活比较远的内容。科学同样来源于生活,只有接近生活的实验活动才能让这个学段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操作。例如:第一课“他溶解了吗”,本课设置了两个小活动,一个是“食盐‘藏’倒哪里去了”通过活动观察实验,寻找食盐的“踪迹”。我觉得这个小活动我们可以“取”,原因在于实验的材料食盐、吸管、玻璃杯都是常见并且易得的,食盐对于每个孩子都不陌生,这样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操作,教师更容易操控。这个活动教材中还给出了可以“尝一尝取出来的水”的小提示,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是其他材料被学生误尝也是在所难免,但食盐就比较安全。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贴近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实验,从而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在小学生实际的动手实验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社会学科,为了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必须要不断转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从让学生在观察、描述以及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的内涵。

三、实验材料因地制宜选择

1、教师课前要做充分准备

(1)实验材料要准备充足、合适。

说到实验活动材料的选择,这一单元安排的几个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例如:“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这一个活动,其一胭脂红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并不太常见的物质,对于农村学校孩子更是陌生,课前经过资料的查阅发现胭脂红潜存一定的毒性,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误食等意外。再如即使从实验室中找到了胭脂红,教师带到课堂中分发到每个小组,往往有好奇心强的孩子没等到老师讲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就迫不及待下手了,实验材料被浪费得一干二净。教师因没有多余的材料,只好将这些学生临时分到其他小组,影响教学效果。其二这一实验的目的和食盐溶解于水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溶解”,所以这一活动相对农村学校的科学课堂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强,就可以舍。不妨从身边的常见材料入手,如厨房里的一些材料,同时这样也能对第二课时进行很好的衔接。

(2)教师提前实验

要求学生做的实验,教师最好提前做一做,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如做溶解这一实验,教师首先应该了解生活中哪些物质能溶解于水,哪些不溶于水,课前一定要通过实验加以证明,不能张冠李戴,误导学生。

2.学生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许多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实验后再去说实验要求或注意事项,而小学生好奇心非常强烈,教师一说实验他们就动手操作起来,教师再说什么,已无暇顾及。结果实验一塌糊涂,成功率很低。所以,实验前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实验目的是什么,具体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注意事项,最好用小黑板或者大屏幕出示出来,让学生“有的放矢,有据可循”做起实验来才能科学有序,成功率高。

科学实践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科学实验从有效选择选择材料开始做起。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合适的科学实验材料是顺利进行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它的有效选择与组织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探究过程,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了的基本载体。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没有实验的科学教学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验器材的科学课是不完整的课堂。要让学生有趣的参与实验并得到理想的收获,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教学机智,赋予实验材料的生活性、普遍性、趣味性、典型性和开放性。

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取与舍,我们不能说“去其糟粕”,因为选入课本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组的严格审核,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中的精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内容、方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得其意、得其方法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期刊[1]高雯雯.人文视角关怀下的小学科学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52.

[2]黄汝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9-10.

电子文献[3]柳诚蕊.浅析小学科学课堂的时效性[A].临西县教育局教研室.河北邢台,2010[2010-12-02].https://wenku.baidu.com/view/ba5683492e3f5727a5e9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