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贾兴敏

(河北唐县白合镇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073-01

摘要:英语课堂要改变原来封闭式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给学生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的主动权操持在教师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原来封闭式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用“画”激发学习兴趣。

“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能提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且可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倒如:要教学“小汽车”这个单词,教师就可以指着事先画好的画说:“What'sthis”?“It'sacar”反复指着画多说几遍“Car”,这时学生一看就会明白,然后教师可让学生们拿出自己事先画好的小汽车卡片来进行两人间的问答练习。还可以边画边操练。就是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画一步步进行口头操练。例如: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某样物品,让学生猜教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答案,老师给予否定,最后完成画,并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虽然学生第一次没猜到,但在他们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并掌握了一般疑问句“Isthisa…?”的句式。

(二)用“唱”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如:知道有学生过生日时,教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给他(她)唱生日歌,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再如:“TheSpellingSong”这首歌,教师可让学生改唱自己同学的名字;当学生们唱“TheNumberSong”这首歌,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配上动作,师生边唱边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0-10这几个数字的读音。新教材中的“ComeandSeeMyFamily”和“Fly”等优美的曲调,既可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巩固学生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三)用“演”激发学习兴趣。

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和课文,增强运用学过词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有效活动。在介绍课文时,教师进行示范表演,是一种导入新课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看教师表演,教一些动词时,教师可边做动作边板书新单词。如“Iamswimming,I'mrunning,I'mwatchingTV,I'mcleaning.”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要求形象逼真。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同时,还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编造相类似的情景进行表演,如学了“MrGreen'sproblem”后,让学生创设出“MrsWhite'sproblem”。表演者身临其境,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接受得快,提高了英语的实用性。

培养和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每次表演的内容可根据所学课文的句型灵活自由地表演,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表演前,让学生自由结组,准备几分钟,然后让他们上台表演,每课句型进行这样反复操练。这样,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提高了听说的能力。

(四)让学生上台演讲,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进行2分钟演讲。每堂课上课开始,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内容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做的,并要标新立异,使用他们自己组织的语言。开始时,有的学生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经过几番训练,他们的神态就趋于自然,用词也比较准确。老师在学生演讲结束后,给一些肯定、鼓励的话,能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我班有位男同学,平时英语水平一般,有一次轮到他演讲,把他弄得束手无策,面红耳赤。等到他终于完成了2分钟演讲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肯定了他的成绩,并鼓励他以后多训练自己的口语。后来一有表现的机会,他都会努力争取,并力求做得完美。

另外,还可以通过互问、复述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个人都动口动脑,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编出问题,互相问答,形式可多样,发现错误共同纠正。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回答,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反映能力与应变能力。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改写或复述,有时也可通过看图的形式,再现情境让学生复述。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二、给学生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例如,SEFC1ALesson50AbrahamLincoln一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1.Learnusefulexpressions:nomorethan,inall,inone'ssparetime,breakawayfrom,breakout,setup,ofone'sown,joinup,consider…as…

2.Haveadeepunderstandingofthetext.

3.Beabletorecitethetext.

4.BeabletotellsomethingaboutAbrahamLincoln,usingtheusefulexpressionsinthetext.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共同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创新,让英语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