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理念,提高素质,铸造新型人才——试谈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更新理念,提高素质,铸造新型人才——试谈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

严丽芳

严丽芳

摘要: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推进。教师本身的素养要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才使课程改革成功。本文认为现代教师应主要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即:改变课程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教师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素质。

关键词:现代教师;素质要求;更新理念;新型人才

一、改变课程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运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正如世界上寻找不到完全雷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5.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也是未来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6.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如现在流行的档案袋评价方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方式等。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二、提高教师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素质

1.树立终身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全面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人才,教师就应树立终身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观念,成为通才与专才统一的人才。为此,他们应当不断学习、掌握广博而全面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最主要的是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相近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既要广博精深,还要会创造性地运用;其次是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人体科学和医药卫生、保健等科学知识。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的身心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教师要想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使他们更好地长身体、长知识、发展智能,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就必须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药卫生、体育科学和营养保健科学知识;再次是现代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由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影响,使社会科学知识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各种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亟待教师去学习掌握。例如经济、法律、历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与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知识,已成为现代教师必不可少的知识。再次是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一般基础知识。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着,因而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并会实际操作运用。最后是现代哲学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思维科学与系统科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现代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现代人才生产理论等新的基础知识,并应用它们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多种智能和合理的能力结构。现代教师应具有多种智能和合理的能力结构,具体来说主要有:(1)自学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2)创新能力,即敢于和善于提出新思路、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科研能力,教师在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都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进行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研究。(4)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探新能力,这主要是指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

3.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一是身体素质。教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朝气蓬勃的力量去同学生打成一片,并影响、帮助学生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二是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开朗的性格,坦荡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乐观的情绪、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不断学习,求新、求真、求善、求美,克服各种不良思想意识和阻力,不断调控自己的心理,使心理得到平衡健康地发展,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现代教师应具备并提高整体素质,才真正改革课程,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样我国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扶绥县龙华中学

邮政编码:5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