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春兰

——阅读,一个永不衰老的话题

李春兰(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河南虞城476300)

【摘要】(1)以本为本,抓好阅读训练。(2)利用早读,狠抓古诗词诵读。(3)搭建平台,激发阅读积极性。(4)水到渠成,学生作文不再愁。

【关键词】语感;学习主动性;读中感悟;自主课堂;阅读的实效;立足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对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引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阅读显得犹为重要。

1.以本为本,抓好阅读训练

我们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所以,对于课文中的段落、句子或词语,即使学生已经读通读顺,也不妨再读几遍。因为只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抓住了读,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再往深处分析,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高低是看他的“语感”的。语感强则语文能力强,语感弱则语文能力弱。而“读”则是增强语感的不二之法。如我在教《匆匆》一课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描写时间的语句。再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时光逝去之快的?品读课文,细细感受作者珍惜时间,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之情,从而激发自己对时间的珍惜感。第一个环节的“读”,是为了“找”;第二个环节的“再读”,是为了“想”;第三个环节的“品读”,是为了“品”。这些环节中都有读的安排,但都不是虚读,而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水到渠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利用早读,狠抓古诗词诵读

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三分得之于课内,七分得之于课外,是“三七”开的,课外阅读最为重要。因此,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把每个早读时间利用起来,坚持让学生诵读学校配发的统一课外读物《古诗词70首》。因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学生语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体要求为每生每天背一首古诗词,还要做到会默写,了解诗意,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等。由于在2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只学习了一首古诗词,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完成了诵读任务。由于老师在早读时间是放了手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了主人公意识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学习起来才会更带劲,更有效。

在整个早读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为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对于早读这个自主课堂,学生个人、生生之间,张扬了个性。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可以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畅所欲言。彼此交流作为个体独有的见解,展示了自我,发展了群体。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着古典诗词的无限魅力。教育家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五彩斑斓。”的确,语文世界是美的,而欣赏、诵读古典诗词的美则是语文百花园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我班学生王晓丽,以前提起背书就头疼,但自从升入六年级,上了古诗词诵读课以后,感觉背诵文章也不再是难事了。她说:“以前背书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课文太长,时间又太紧,思想压力大,老是背不会。现在,每节早读课,老师只安排了一首诗词的诵读,时间多了,任务轻了,轻松上阵,轻而易举就背会了。现在,一学期下来,《古诗词70首》这本书我早以背会了。这不,我又让妈妈给我买了《弟子规》,我要每天坚持诵读,用知识武装头脑,力争做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孩子是幼小的,其心灵正是借助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的滋养,才得以纯净,感情才日渐丰富,兴趣爱好才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能力才日渐增强。

3.搭建平台,激发阅读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的实效,我特意把我们班定格为“书香班级”。每星期的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每次会议都有专题内容。如在开学第二周的星期五下午,我们班准时召开了“我是小小演讲家”活动。活动内容要求切合学校工作实际,从安全、纪律两个方面谈起。由于这个工作在周一的班会上已经做了布置,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准备稿子。有的同学到学校图书室查找资料,有的同学选择在网上查询。筹稿、背诵、演讲。同学们忙得是不亦乐乎!通过演讲比赛,同学们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演讲水平,同时明白了“安全重于泰山”的道理,何乐而不为呢?开学的第三个周,我们班定期召开了“名人故事会”的专题活动。通过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了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学生们为了写稿子,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乐此不疲,读写能力也在无形之中得以增强。针对每个星期召开的活动内容,我还一一评出了各个奖项。如“小小演讲家”、“讲故事大王”、“红色经典诵读奖”、“我是书香小少年”等。每个获奖学生既有物质奖励(本子一个),又有精神慰藉(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争先创优的热情,营造了浓郁的读书的氛围。

4.水到渠成,学生作文不再愁

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教学更应是追求美的过程。老师应当时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及准确精当,并通过造句、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内化这些语言,积累下来。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必须要立足文本,让学生多读、多背文本的语言,掌握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阅读是写作的通道,指向写作的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寻找,寻找内容,寻找思想,寻找表达思想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还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写作。事实上,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学生读得多了,词汇量大了,写作材料多了,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无从下手了。是阅读,在无形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近年来,由于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读书兴趣浓,阅读量大,已有几十位学生的作文在国家教育部“十一五”创新作文比赛中获奖。二十多位学生在省级、市级作文比赛中获奖。我本人也曾因此荣获国家级作文辅导奖金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使我们的学生增长了见识,开启了心智,陶冶了情操,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了“我阅读,我快乐”的梦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我的学生们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让阅读与他们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