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四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四法”

刘飞

刘飞(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湖北巴东444329)

摘要:探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用于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而,在生物教学策略中应致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为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4-101-01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如果还是主要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填鸭式的方法,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从“教”到“学”的转变,已成为我国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目标。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一、以“魔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越是神秘的东西,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追求,这是人的天性。生物是美的,是神奇的。生物实验中有大量的神奇的现象,教师通过小实验,展示“一滴水的世界”,用显微镜观察低倍镜下的水样,能观察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激起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利用“蚯蚓走迷宫”,“海马爸爸生孩子”等视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微观世界是神秘的,如草履虫的觅食过程、基因、DNA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录像、动画模拟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秘,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一旦对生物有了兴趣,就会留心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产生好奇心理,到了能提出问题的火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由奇而生疑,由疑而生问。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俗话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探究性学习中多安排学生做家庭实验,利用花盆、废纸箱、木板和废弃的饮料瓶等材料,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他们去探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如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安排学生选取长势相同的几株小青菜,分别栽在干燥的、湿润的、水中,观察记录青菜生长情况。还可以安排学生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和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强调每个实验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变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突破常规实验步骤,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留心自然、观察社会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各种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如果学生没兴趣,他们就会熟视无睹,认为一切现象和事物本来就“应该如此”,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不同学生,兴趣会有很大差异。

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养花、养金鱼,有的喜欢打球,还有的学生喜欢打游戏、聊天。但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兴趣不稳定,没有持久性。这正符合青少年的特征。因此,加强对学生有关生物兴趣的培养,并设置不同兴趣小组进行定期活动,有助于逐步提高兴趣水平。

2.应用动画、视频设计新颖的课堂情境。很多生物实验,学生是无法在家庭或学校实验室里完成的,如观察昙花的开放过程。昙花花期很短,号称“昙花一现”。而且通常在午夜才盛开,观察起来很困难,以致于有人错误认为昙花不开放。还有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的形成过程,治疗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说骨髓移植效果好等等,光靠教师一块黑板、一张嘴,很难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非常重要的信息是,在被选中信息的标题下,注明收集学生的班级、姓名,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课堂举例和问题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神鸟抽签”“蚂蚁搬家”“蜻蜓点水”“鸠占鹊巢”分别表现了生物的哪些行为特征或人们对生物什么反应规律的应用。让学生感到生物的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无论什么生命,哪怕是人们最厌恶的病毒、苍蝇、蚊子,只要存在,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还会感叹生命的伟大。

4.让学生多了解世界前沿科学技术成果,感受生物给物质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生物的克隆技术,遗传密码的破译。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习惯,考试时,成绩一塌糊涂。于是抱怨自己笨,或老师讲听不懂,找的尽是客观原因。殊不知,他的阅读习惯存在严重的问题,丢失了学习中重要的环节。在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时,我曾多次留意“学困生”的表现,他们要么走神,要么在看书上插图或看无关的内容,有的甚至连看哪一页都不知道,有的即使看了,也是走马观花,字里行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样的阅读习惯,成绩好了,那才叫奇怪。与此相反,大多数优秀学生的书上,做了各种各样的标记、问题,在老师讲授过程中,一一得到解决。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就会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问题,培养其阅读习惯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

四、组织交流,提高问题的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迈出了探究学习的第一步,但要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尤其是实验成果的整理和交流展示,则需进一步的工作。这就需要对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组织交流、讨论、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和表述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探究效率,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和集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

总之,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以上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阐释。期待本文的研究能给其它的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