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打造生本愉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问题导向打造生本愉悦课堂

仲济恺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泊里中心中学266409

一、现状拷问:推进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我校教师150人,其中,50岁的以上的29人,40岁以上的114人,平均年龄44岁。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导致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缓慢。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教学惯性依然存在;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缺乏有计划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训练。这种被动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能力低下,随之产生“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被“题山卷海”包围,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吸引力日渐消失,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情绪加剧。

二、探索变革:问题导向,打造生本课堂

在深入研究新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规范办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为思维而教、在活动中建构”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初步形成了“332——五环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打造“生本愉悦”轻负高效课堂注入了活力。

问题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艺术体育活动时间匮乏。我校变每节课45分钟为40分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非统考类课程的开设,增加艺体社团活动时间,打造生本愉悦高效课堂。

问题二:教学中存在满堂灌、满堂练现象。我校将40分钟课堂分为三段,分别是15、15、10分钟(时间段划分比例为“332”)。严格控制“讲”不超过15分钟,学行思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消化、互动、练习时间。“师生、生生互动”不少于15分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方法。“练”不少于10分钟,引导学生回味梳理、质疑讨论、巩固拓展。

问题三:学生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我们设计了40分钟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以“导→学→探→讲→练”为表现形式的“五环节”。

导——目标导学,整体感知。本着“先学后教、自主探究”的原则,我校积极推广“导学案”,目的锁定在指导学生“会学、独学、能学”上(知识问题化,问题分层化;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想,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

学——自主学习,疑难梳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并进行自测,对疑难问题做好批注。教师及时发现共性问题,适度调控自学时间。

探——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学生“带问题”同桌互探→组内互探→组间互探,自主尝试、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讲——精讲点拨,能力提升。教师对“困惑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并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通理通法。

练——训练测评,反馈矫正。即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训练、达标活动,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

“导学探讲练”五环节,前一个环节是后面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面环节的延伸和深化。“合作探究”是在自学思考基础上生教生、生生互动、思维碰撞的过程,是五环节最重要的过程。

三、成效明显:百花齐放春满园

1.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校”等地市级以上称号12项;获“黄岛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区市级称号累计14项。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近年来,我校先后有9人次被表彰为青岛市优秀专业人才、青岛市教学能手、首批青岛名校长、青岛西海岸首批拔尖人才;80多人次举行了黄岛区以上公开课或研究课;30人获得黄岛区以上优质课一、二等奖;2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办学经验)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上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3.成就了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生本愉悦课堂,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我校中考综合评价及全年目标绩效考核一直处在全区同类学校前列;300多名学生在研究性论文比赛、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创新实验大赛、科技发明等各类比赛中获得区市级一等奖300多人次,二等奖220多人次;历届体育节和艺术比赛中连续多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四、总结分析:助力改革深化

1.运用五环节教学法,在合作探究之前,面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必须首先让每个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否则疑难问题一摆出来就马上“合作探究”,只会让“中下生”像喝凉水一样成为听众,面向全体的“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主标”只能成为空话。

2.合作探究的问题必须是富含思维含量、层递性强、有必要合作探究的“真问题”,否则只是流于形式、瞎热闹的表演式合作探究。

3.运用五环节教学法,要注意始终注重对学生(小组或个体)的学习评价,以鼓励、激励为主,尤其注重质疑环节、练习测评、中下学生的表现等方面(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以调动学习积极性)。集中评价可在练习反馈环节采用小组集体成绩竞赛等形式,激励小组合作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