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北京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夏伟周跃群

夏伟周跃群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通州101101)

摘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这类群体思想观念、心理、就业现状和人生态度都表现出新的特征。因而,亟待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来了解学生内心的隐性意识,并通过调查和研究,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显性行为发展。这对于有针对性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管理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2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这类群体心理、就业、学习、价值观都表现出新的特点。因而,正确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学生内心的隐性意识,并通过调查和研究,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显性行为发展。这对于有针对性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管理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从2010年开始,逐渐的大批从外地招生,目前学生的组成还是主要以北京生源为主,从表①可以看出,北京生源所占的比例为81.81%,外地生源占18.19.而从学生处领导访谈中得知,2010年之前,几乎没有外地生,但是由于北京生源的逐年减少,外地生源的占有量从2010年开始逐年升高。学生的性别中,女生比男生高高出30个百分点。年龄结构中,90后的学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90年之前的学生,仅占有2.24%。而这一部分的学生还包含着部队转业、留级以及社会招考的人员。

二、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一定场合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是90后的学生,而这一群体的学生具有“时尚、自信、张扬、洒脱”鲜明时代特征。他们的价值取向明显的处于现实化的倾向。如表②,比如,将近有15.3%的学生选择金钱至上,这一类型的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接近于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数,这说明了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唯有金钱论的隐性思想意识已经束缚着学生的心理,有16.1%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这一类群的学生没有职业规划,没有为自己设置一个奋斗目标。整体看90后高职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但也有不少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掺杂着功利主义成分,他们的价值目标呈现出明显的现实化倾向。继续升本和父母期待的选项的学生分别占了14%和12.1%,这部分的学生有个明显的区别,一个是自己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对比,两者基本相同。有6.1%的学生没有目标,升入大学之后,这一类群的学生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另外学生们收到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现实观念增强,金钱意识增强,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在学习、家庭、生活和感情方面都给学生带来了压力,一些问题出现后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有些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从表③中调查发现,有47.6%的学生存在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择业意识、自我意识增强,择业的功利色彩突出,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不能正确的评价自身的能力水平,从而在择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压力。有29.6%的学生存在这生活和学习压力。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必须要求过计算机和英语B级,另外在校期间必修课程的必须全部及格和选修课达到足够的课时才能顺利毕业,另外有些院校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专业证书等。另一部分学生从入学就有升本或者出国的想法,所以在校期间必须努力学习。这些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学生存在压力。有11%的学生存在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压力,这类群体,分析具有内向的性格,不喜欢交流;身边没有太多朋友和知心交流的同学,和同学之间相处不融洽。分析原因是学生进入大学,生活的环境变大,而自身又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另外也有学生家庭条件较差,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都与身边的同学存在差距,感觉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从而导致学生内心更加闭塞,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发生不可挽回的事情发生;有14.5%的学生选择情感困惑。分析原因,如今大学生恋爱已经普遍的存在,而学生又不能正确的对待感情问题,因此,恋爱如果失败或者双方吵架之类的事情发生,有的学生会有轻生的念头,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表③大学生存在的压力调查表

四、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

北京高职院校学生从招生到就业,在校学习5个学期,在校外实习1个学期的培养理念,实行5+1模式,校内学习是基础,校外实践是提升,两者密不可分,从教育教学到社会实践应该是一个连续和提升的过程。利用SECL模型分析这一过程属于从隐性知识到社会化发展的过度,学生在校学习属于感性知识,校外实践属于感性知识的外部化过程,参与此项实践,需要将在校学习的知识、想法实施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去。另外从学生的选择就业实习的单位或者在单位工作的效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学生在校期间这种隐性知识积累的程度。这学生很好的就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反映情况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所以,如何更好的积累学生的隐性知识和隐性思维是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提供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0年,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为22%、33%、45%;2011年,2010届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为24%、44%。显然,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大学生的“后职业”发展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这项《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很清楚的给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我们教育的结果。因此如何改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也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2.2%的学生对本专业表示满意,有29.4的学生表示满意。调查结果与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的高职院校半年后离职的学生将近44%是一致的。在学生调查问卷中如表④,为何选择这个专业读书的调查中,集中表现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中或者中专学习成绩不好,只能考取高职院校,为了今后在继续发展提供一个基础和平台。

第二,高考发挥失利,不想在复读,所以选择了高职院校学习,在学校期间努力专升本。

第三,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给自己选择一个学校上学;另一部分的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报考,但自己的成绩达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分数,被调剂到现读专业,毕业之后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工作或者家庭早已为之安排了就业。

五、结论

在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学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是得以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根本,因此保证学生的主导核心价值理念是关系到学生就业的方向和今后发展的程度。学生接受外界环境,要去其槽粕,取其精华,有选择的接受和抛弃。而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管理者的引导。用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武装和塑造学生。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校期间,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隐性思维,在促进学生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成功的案例以及给学生分析导致这种思维演变的源泉,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方式解决的途径可以面对面的聊天,也可通过他的知心朋友或者QQ、飞信、微博的个性签名来获得,充分借助与网络设备等渠道。要立足于尊重学生为前提,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得知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才能给学生指出错误的理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上需要与时俱进。亟待一套适合当前学生个性化特点的管理模式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

[4]鲍丽娜.以实践技能大赛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以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6):125-127.

[5]罗洪铁.大学生成才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凌云.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192.

[8]薛晶心.认识90后大学生特征,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1):52.

[9]胡滨,卢宏.论提高全民族媒介素养的社会意义[J].现代视听,200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