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国资国企改革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思考

周明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时代,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流,人才是创新经济中的主载,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时代经济的大潮下,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开发。随着电力企业内体制的改革,技术的革新,整体电力企业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并未得到深层次的优化与革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够合理,造成了人才能力未能得到全面的发挥,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更高效的发展。所以,落实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优化,是当今电力企业推陈革新的重中之重,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

引言

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存在于企业之间,企业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在优胜劣汰的生存空间下的位置和定位,那么现代企业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谋求长远的发展,更好的融入到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就必须将自身的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二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作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1人力资源配置的内涵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投入各种资源,而人力资源由于人的可持续性挖掘发展潜力,是所有资源中最具有活力的一种资源[1]。人力资源配置,则是指将人力资源依据其不同特点和用途投入到各个部门的劳动岗位,让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有效结合,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增强企业实力,实现劳动者个人价值。人力资源的配置形式,主要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种。宏观配置是依据不同产业需求情况、国家规划方向、其他资源分布情况对人力进行配置;微观配置则是针对具体的组织,对组织内部人员的配置。就电力企业而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有人力资源规模配置和结构配置两大重点。人力资源规模配置是通过设定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总量上的具体数值或者区域范围,使得人力资源规模能恰好与电力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2]。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则是依据行业特征和企业需求对电力企业内不同人力资源的比例与组合进行配置,使得人力资源结构能恰好与电力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模是人力资源结构的基础,两者紧密相连,分别体现为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组织人力资源的状态。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况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所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动摇了电力企业原有的运营方式和运营环境,尤其在国家对其他企业和资本准入放开的催动下,越来越多的之前未曾涉足电能领域的市场主体渐渐加入到了电力行业的竞争中来,试图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来切分被电力行业垄断独享已久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原有的组织架构、运营机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都因此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电力企业如不痛定思痛,励精图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革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顽疾,那么将无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稳健的生存和发展下去。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为推手,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思维,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毫无疑问的会成为决定电力企业在改革大潮中能否成功抵达彼岸的航行助推剂。一方面,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被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价值被不断放大,企业间的竞争逐步由资源和产量竞赛转向了人才和知识争夺,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电力企业要发展、要进步、要保有市场优势,就必须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配置优化,管好人,用好人,留住人,引进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出员工的个人价值,使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集体价值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转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固有利益关系发生了裂变,在新常态下,经济的稳健运行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搞活,给企业和员工彼此双方都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企业对员工的选择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反之亦然,员工对企业的选择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在企业与员工间彼此双向选择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的“勾兑”下,电力企业的利益主体也“被多元化”了。由此,电力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体系必须要做出策略性的调整才能“代偿”因企业主体利益“被多元化”而让短暂性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缺失,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尽快应对新的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服务。

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岗位规划与分析

首先,人力资源部门要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在规划岗位时将人力资源配置与公司发展战略相结合,对公司未来的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中的各个岗位,动态修编人力资源规划,分解下达相关部门(单位)技术技能专家的人数目标,梳理出潜在目标人选。其次,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直线经理的主体作用,通过“四定”和控总量、盘存量、调结构、优配置等举措,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完善岗位说明书,结合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结果,通过人员调剂方式,促进人岗匹配。根据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灵活采取查证、实作、考试等方法开展模块化的能力评价,避免多头评价和重复评价。在“岗位职责”中进一步明确岗位工作内容;在“任职条件——职业资质”中明确准入资格、专项资格、职业资格持证要求;在“任职条件——岗位胜任能力”中明确岗位胜任能力资格持证要求,持续加强岗位责任体系建设。

3.2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科学养人,科学用人,做到人尽其才。建立择优而录,符合电力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人力资源结构体系,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加强人才培训和科学的奖罚机制,激发各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积极性。电力企业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待每一个在职员工凭能力的岗位竞争。淘汰,奖赏机制并用,对待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业绩定期给予考评,鼓励员工根据自身能力科学竞争更高的岗位,更高的工资,给与员工压力和动力。

3.3构建企业内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作为员工的第二成长摇篮,引才是缺补,育才是全面提升。无论是基层工作人员,还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都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结构的开发与培训,要做好分层次、抓重点,在引进新型人才的同时,加大力量培养各阶段,各岗位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同时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给予成长空间,培养企业归属感。对于资历较老的传统性基层技术员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的培训教育。不断平衡各岗位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存在于企业之间,企业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在优胜劣汰的生存空间下的位置和定位,那么现代企业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谋求长远的发展,更好的融入到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就必须将自身的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二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作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杜爽.浅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转变[J].民营科技,2016(08):115.

[2]张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技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57.

[3]穆新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4):90.

[4]陈岩.电力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85.

[5]贾亚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