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王艳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王艳阳

王艳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交流

一、课前预习,独立寻疑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对知识本身进行质疑与研究,这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以及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晏子使楚》一课,学生提出“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楚王每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反击楚王的呢?”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确立是学生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白杨树》,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白杨树》这篇课文,想必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争着举手,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不软弱,不动摇。”“爸爸希望孩子们在他的教导下能向白杨树那样坚强”等等,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教师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任何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教学一篇课文也是如此。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最忌巨细无遗,胡子眉毛一把抓。当我们在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打蛇要打七寸,浇花要浇根。突破了重点、难点,全篇课文就迎刃而解了。

三、自主质疑,疑中感悟

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脑海中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佳。如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学生会问“轻快”“灵活”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学《燕子》时学生会问写燕子的外形为什么用“凑”字等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多读善思,其义自见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中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是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笔者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学生听着其他人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一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笔者因势利导地说:“同学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笔者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如;笔者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开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让学生通过读书,查阅大量的资料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五、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结合起来。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让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从文中找出哪些句子可以提现狼牙上五壮的英雄气概?这样,学生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回答真精彩,而且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老师真为你的进步高兴。”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类似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三合荣茂侨心小学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