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张翠娥

张翠娥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266600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便利,比如: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就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增添了数学课堂的生机,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创设情境,推动内在动力

信息技术具有视听合一的功能,能够将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对学生形成各种感官刺激,营造入情入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其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极获取知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再加上思维活动的紧张,长时间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疲劳。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与问题动态化,减轻其复杂性,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例如,在“三角形的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利用多媒体这项信息技术展示高低两栋侧面是三角形的房子,让学生想一想:哪个是长颈鹿的房子?哪个是小松鼠的?学生会很容易给出答案: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低的是小松鼠的。教师追问:这样判断的原因呢?从哪到哪是房子的高呢?这时,教师再结合课件演示和板书“底面、顶点”,从而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画龙点睛的作用,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优化展示,提升参与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知识性、直观性与趣味性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改变认知环境,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添无限的生机与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

三、形象感知,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总得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与时俱进,立足于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为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增添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