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曹彩全

曹彩全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民族中学

摘要:初中地理知识比较抽象、笼统,学好该学科并非轻松的事情。若教师一味选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或是题海战术,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背诵、记忆、做题,成绩很难提升,同时还将降低他们对地理课的能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能力。怎样上好地理课,提升本课的教学效率,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分享几点个人心得。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

学生最大的任务是学习,而教师最大的责任则是传授知识。基于教材的视角,教师需告知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思想,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从而提升地理课的效率。唯有熟知教学内容,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如鱼得水,控制好教学进程。备课时,要对教材和学生情况做好分析,有目的地渗入创新教育和创新理念。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问题,不能取代他们去处理问题,而要引领他们自行思考解决。

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地理教师必须保证语言的艺术性、肢体的合理性,运用情境教学法挑选恰当的结合点,通过直观的描绘,提升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语言还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言行举止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必须懂得借助多媒体以及地图来辅助教学。地理牵涉很多理解难度比较大的图表、成因、运动过程或是方位等,若一味地选择传统方法,学生可能无法理解。CAI教学能够将部分枯燥的地理信息转变为声音、动态图像或是音乐动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心中产生愉悦感,对地理课表现出更浓郁的兴趣。我在对地球运动进行讲解时,事先从网站上搜索和下载了宇宙空间中地球运动的完整动画,在课堂上对该组动画进行播放,同时配上一首轻音乐。学生除了学会知识外,还能欣赏动听的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少理解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如昼夜长短及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等也就能较快地掌握了。

3.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有关天气现象的谚语不少,如果将它们引入到地理教学中,课堂也会变得更加有趣,很多不好理解的知识也会变得通俗化。如"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这是昆明最大最典型的气候特点。

4.巧借古诗文

古诗名句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诗词,融入到地理知识中进行讲解,往往能带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从而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可靠的基矗例如,地形到底是如何对气候产生影响的,我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形象地说明地势、气温之间的关系。该类诗歌就像是"味精",让地理课更加有滋有味,让学生感到意犹未荆(五)歌曲的借用。课堂上巧妙地插入歌曲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带动整个课堂氛围,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我在课前播放一首《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同时提问:"黄土高坡究竟是不是真的有西北、东南风不同的气候?如果有,它们会出现在什么季节?原因是什么?"如此一来,季风便被巧妙地带到了课堂课上。

三、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和掌握知识相比,掌握技能明显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增强他们的自立精神,培养良好习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能动性,鼓励他们用学会的知识或是经验对某些未知事物进行探究,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便能带着疑问听课,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效率更高。

四、多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是让学生主动思考,方法是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情境。问题设置最好阶梯分布,从简单到困难。同时,提问也必须有针对性。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提简单的问题。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最后教师点评总结。如果学生答对了,必须当场表扬。即便是答错,教师也必须分析原因,引领学生大胆、勇敢地回答,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创新的喜悦。二是讲练结合。中学生的注意力呈现明显的间歇性,一节课上45分钟,可能只有10-30分钟能够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不能"满堂灌"。课堂的前20-30分钟,教师必须讲完重点知识,布置精选练习让学生完成。结束后,教师再对答题情况进一步巩固。针对地理试卷,我的做法是在课堂的前半节课上先让学生完成,教师巡查找出问题。到了后半节课,可以对这些问题做针对性地讲评。

五、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除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外,教师还应平易近人,用公平的态度去照顾每位学生,不偏心、不偏袒。另外,态度上还要和蔼可亲。提升教学效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教师必须坚持摸索与总结,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要与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在教学课堂上积极创建班级活动,积极让学生进行参加,最后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要学会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六、注重质量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有鼓励学生向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同学寻求及时的帮助,解决问题,符合学习及时性特点;另一方面也寄托着教师能以小团体的形式,带动好学上进、主动多思的班级学习风气的希望。但要让这种方法运行起来并不容易,教师要做好花费一定时间的心理准备,摸清学生情况后就可以开始了,初期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四人一组交流时,虽然说了交流的内容,就是将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可很多学生就一句话"没问题。"我说:"如果没问题我就问了。"问题一出口,我就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逼迫,当他们急忙回答"不不不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必须改变方式,给他们更具体的指导,于是我告诉他们:"如果先做'同步练习",或者"课课通",把其中不会做的提出来,就是最好的问题;还有在看教材的过程中,放慢一点速度,不要一晃而过,那么其中就可能会有一些不懂意思的词句,这也是问题。"在这个提示下,学生们的提问思路日益清晰,随着对这两种提问熟练程度的增加,问题的来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因发自学生内心而有质量。然后我再结合练习上、作业上的题目,与学生们分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需要我们掌握的,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善于发现有用的问题并知道怎么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我不仅让学生探究教学内容,也会抽时间让他们讨论学习方法及其运用。我从来不会用记录的方式,约束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中来,因为这就是另一种逼迫,所以我一般会在学生学会交流什么、什么时候交流后,建议他们建立一本优秀收藏本,里面记录自己平时遇到的优秀解题思路、别人好的学习方法、经自己整合后的适合自己的学法等,上课时,若遇到学生没有答题思路、需要新的启发,忘了学过的内容,需要复习弥补等的时候,我就会适度地"开启优秀",让学生们想想他们的收藏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总结

总之,影响地理学科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以上之外,还有目前学生的本学科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校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主科轻副科"的思想等,这些因素都对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雪.新课标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4.

[2]范渝.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及应用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2.

[3]高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教学效率[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