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巧设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杨波

广东省化州市第八小学525100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手段、输送和获得信息反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基本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新旧知识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指导练习等,所以说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一、开放式提问

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就要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甚至是前所末有的想法,这样的提问,因此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它不像传统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禁锢了学生的创新。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从多个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为了检查学生对意义是否正理解,我设计了一幅这样的图:

红红红蓝黄

看看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听了老师的提问,学生雀跃起来,个个争着举手回答:

生1:红色部分占长方形的。

生2: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占长方形的。

生3:蓝色和黄色部分共占长方形的。

生4:红色和蓝色部分或红色和黄色部分分别占长方形的。

生5: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相当于红色部分的。

学生回答到这里,如果老师延迟评价,学生继续想下去,还会有很多的答案。学生的这些较为巧妙的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样考查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就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形成。

二、突破式提问

所谓突破式提问,是指问题的答案不仅限于所学课本的知识内容,而往往是超越课本以外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仅限于学生只能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回答,而是要求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为基础,自己收集和储存的知识能量,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来回答问题。其作用一是开阔知识视野,处处留心皆学问。二是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三是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相信离开老师,自己也能获得知识。四是提供一个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其目的是培养探索意识,激发学习热情,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谁能把你了解到的人民币的其他知识告诉同学们呢?”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对于那些极爱表现自己又不怯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大好时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位学生说:“我知道一百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可以看出有道金属线,如果没有就是假钱。”另一位学生说:“人民币上印有几种不同的文字。”还有一位学生说:“人民币上还有一行字母和数字,那是发行的代号和年代。”……学生了解的课外的知识太多了,有的是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如果不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太可惜了。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知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信息相互影响、相互撞击、相互吸收,这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三、比较式提问

所谓比较式提问,是指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众多答案中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的答案。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比较式提问,能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得到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比较式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方式之一。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教师出示了两组学生身高的数据,要求比较哪组学生的身高更高一些。我提问:“你认为怎样比较能更快、更准确地比出结果?”听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一个一个比,于是一位学生回答:“一个一个地比,把比的结果记下来。”接着就有学生回答:“可以把各组人的身高数加起来,比总数。”还有的学生说“比各组的平均身高”。在这些答案中哪个最好呢?有学生反对第一种比法,认为一个一个地比容易出错,一会儿第一组的人高,一会儿第二组的人高,比着比着就混淆了。也有学生反对第二种比法,认为两组的人数不相同,怎么比总身高呢?接着大家评论了第三种比较的方法感觉求平均数比较合理。于是我抓住时机宣布,今天就来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

之后,我出示了例题:“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的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能求出杯中水面的平均高度呢?哪种方法最好?”由于我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又再度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一些学生的方法是,哪个杯中的水多,就往那个水少的杯中倒,直到水面的高度相同了,再测量水面的高度。有一些学生是把4个杯中的水合起来,再重新分配,各杯中的水平均就可以了。根据前一种倒水的方法,一些学生总结出;这种移多补少的方法,不如直接把数字移多补少,更方便。根据后一种分水的方法,一些学生总结出:4个杯中的水合起来,不如把4杯水的高度加起来,直接除以4,就可得到平均数。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例如倒水很麻烦,假如数字移来补去也不方便,那么用哪种方法求平均数最合适呢?从而使学生在比较和鉴别中总结出求平均数方法——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用比较式的方法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又进行思维集中训练。根据问题发散,再根据结果比较集中,不受定势的影响,在众多平凡的答案中产生出不平凡的答案,这才是创造性思维的最终目的。

四、猜测式提问

所谓猜测式提问,是指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是有待于证明后才能确定的。也就是说,在问题的激励下,学生根据已知,想象未知,根据部分,估计整体,根据条件,推测结果,培养的是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提问在课堂上往往造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的思维能达到三种状态。

由于是猜测,学生感兴趣,情绪兴奋——想猜;由于是猜测,学生能放开胆量,想冒险——敢猜;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是信口开河——能猜。而猜测以后的思维状态是急切地盼望证实,所以证实猜测的过程显得极为重要,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都大大加强了。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当学生的猜测达到时机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验证:先观察一组能被3整除的数,发现个位上的数没有任何规律,也不都是3的倍数,排除了两种猜测;然后动手实验,分别用2根、3根、4根、5根、6根、7根、8根、9根小棒在数位上摆任意的数,从中发现:凡是用3,6,9根小棒摆出的所有数都能被3整除。而用2,4,5,7,8根小棒摆出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摆出小棒个数恰是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而这个数字和只要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相反,就不能被3整除。这正是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以猜激疑,以疑促试,从试中发现了规律,这样获取知识,当然理解得深,记忆得牢。

猜测式提问的作用,首先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为能正确猜测奠定基础;其次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想象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发现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最后,培养了直觉思维能力。

五、启发式提问

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而问题的答案又不是学生轻而易举得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也就是说问题情境并不神秘,是学生生活范围中所感受到的,但又是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的。又熟悉又不能马上解决,这样才产生诱惑,引发思考,促进探索。这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要将已知信息重新组合,才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有假设、有分析、有正向思维、有逆向思维,且都不超出学生知识经验的范围。这样的提问,学生不能用现成的知识直接回答,而必须将学到的知识重新组合后,才能回答出来。这个过程能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启发式提问”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起着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师本身的创造性。

总之,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年级,灵活交替的运用。教师要设计好提问形式,真正地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