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小学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也谈谈小学语文教学

苟中军

苟中军(平昌县马鞍小学四川平昌6364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架设师生的桥梁。学生要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如果学生对该门学科不感兴趣,任凭教师花费多大心血,苦口婆心的讲,那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学语文也不例外,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教师的亲和力、宽容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许,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热情的肯定,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将民主平等的氛围带进课堂,做到师生心灵相通、情感融洽,学生就会把愉快的情感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喜欢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

学生虽对语文感兴趣,要学好这门学科,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因此,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教学。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注重学法指导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常言道“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点石成金”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之,中国的语言文字十分丰富,构成的文章浩瀚如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字、文章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自己拿起这些钥匙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作为生字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字音、字形(主要从字的结构、形近字区别)、字义三个方面去学习理解一个生字,边学边写。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后,以后碰到生字就可以自学,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让学生学会用近义法、反义法、分析综合法去理解掌握;在进行句段篇的篇章教学中,既要重视方法指导,更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借助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比如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从诗的背景、诗的意思、诗的情感去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动画方式展现诗的内容,有些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成简笔画去感悟,如: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湖面、天空中的秋月、湖中的洞庭山,然后教师围绕画面进行讲解,学生结合图听讲解,一下子就会明白诗意,悟出诗情。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把学生费解的文字语言变为图像语言、声音语言,学生一目了然,用不着冥思苦想,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读大量文章,拓宽自己的视野。特别是阅读短文边读边画,对掌握短文内容就会易如反掌,做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语文学科的教学还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各门学科整合的关键,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理解《春夜喜雨》这个诗题时,可先让学生找出关键词“雨”然后引导学生发散开来,“雨”有春雨、夏天的雷阵雨、秋雨等,春雨的特点是什么?(细密,像牛毛、像花针……)雷阵雨的特点是什么?(及时、大,像断线的珠子),秋雨呢?(秋雨绵绵……),之后再让学生读诗题继续发散,这首诗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雨?学生从诗题上很容易看出写的是春雨;春季什么时候下的雨?(夜晚);作者对这场雨感觉怎样?(从“喜”字可以看出欣喜之情)。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是一首描写春夜一场好雨悄无声息滋润大地万物的诗,表达诗人喜悦之情。学习《示儿》之后,可引导学生联系台湾还未回归祖国,联想一位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老人,临死时对儿子的遗托,创设情景,让学生仿写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台湾归。待到台湾回归时,家祭无忘告乃翁。”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尤为重。

小学语文教学还要开发、挖掘语文资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资源,抓住有利机会挖掘资源,这样做教学效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一次,我第三节去上课,学生仍沉浸在上节音乐课的氛围中,这时,我改变教学策略,对学生刚学唱的《外婆的澎湖湾》展开阅读教学,设计了一些问题:这首歌的歌词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学好语文的源头活水在于注重方法,培训思维,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关关键词

语文学科的教学还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各门学科整合的关键,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理解《春夜喜雨》这个诗题时,可先让学生找出&ldquo 雨&rdquo 然后引导学生发散开来,&ldquo 雨&rdquo 有春雨 夏天的雷阵雨 秋雨等,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细密,像牛毛 像花针&hellip &hellip )雷阵雨的特点是什么? (及时 大,像断线的珠子),秋雨呢? (秋雨绵绵&hellip &hellip ),之后再让学生读诗题继续发散,这首诗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雨?学生从诗题上很容易看出写的是春雨 春季什么时候下的雨?(夜晚) 作者对这场雨感觉怎样? (从&ldquo 喜&rdquo 字可以看出欣喜之情)。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是一首描写春夜一场好雨悄无声息滋润大地万物的诗,表达诗人喜悦之情。学习《示儿》之后,可引导学生联系台湾还未回归祖国,联想一位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老人,临死时对儿子的遗托,创设情景,让学生仿写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诗句&ldquo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台湾归。待到台湾回归时,家祭无忘告乃翁。&rdquo 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尤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