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陈玲

陈玲(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临床科贵州黔南5507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总结诊疗经验。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30例行腹腔镜诊治,统计相关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IUD异位与结扎术后疼痛腹腔手术治愈率100%,两者人均手术时间均<100min、术中出血<10ml、住院时间<6d,药物治疗结扎术后疼痛治愈率54.17%,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点,是诊疗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绝佳选择。

【关键词】腹腔镜计划生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00-01

输卵管结扎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因安全可靠、简便、长效,是常用的两种计划生育育龄女性避孕节育手术[1]。腹腔镜技术作为妇科诊疗常用的方法,在诊疗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中价值巨大,本次研究就某院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院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并行腹腔镜诊治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30例,年龄28至50岁,平均(34.8±7.3)岁。病情:宫内节育器(IUD)异位23例占76.67%,其中T型3例,占13.04%,圆形环14例,占60.87%,宫型环5例,占21.74%,放置时年龄27至40岁,平均(31.9±3.9)岁,IUD放置时间8个月至19年,平均(11.7±3.9)年;结扎术后长期疼痛7例,占23.33%,手术时间8个月至12年,平均(8.9±3.1)年。主要症状:术中及术后数日观察期内7例出现下腹胀痛,或于术后出现间歇性发作;18例观察期未发现不适,1年内出现相应不适,检查后确诊为并发症;其它均于1年或数年甚至是十数年后出现腹痛或腰部不适。

1.2方法

诊治方法:选用腹腔镜设备,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诊治前经B超、腹部X线片检查确诊;患者取平卧位,给予全身麻醉,造气腹后于腹腔镜下探查;术中见8例IUD异位位于大网膜,其余均在子宫肌壁间;选用电刀,使用电凝于腹腔镜下电离异位组织与IUD,取出IUD;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连用3d[2]。对于结扎疼痛患者,据相关检查结果及病例情况,排除其它可致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行腹腔镜手术,准备工作与IUD分离相同,术中见粘连3例,慢性盆腔炎症2例,给予切除或灼烧炎症组织、分离粘连等方法,治疗后选用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糜蛋白酶4000单位、替硝唑100毫升灌注盆腔,防治感染[3]。

观察统计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痊愈例数。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其中IUD异位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低于结扎术后疼痛手术治疗组,术中出血高于结扎术后疼痛手术治疗,同期结扎术后疼痛保守治疗24例,痊愈13率,占54.17%,低于手术治疗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两组手术均未见相关并发症。

表1计划生育手术后并发症治疗、转归情况[(-x±s),n(%)]

注:与IUD异位手术治疗相比,*P<0.05;与结扎术后疼痛手术治疗相比,*P<0.05。

3讨论

IUD异位与结扎术后疼痛是计划生育手术术后常见两种并发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的方式有待商榷。异位位置主要集中于大网膜与子宫壁上,若嵌入子宫壁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出于保留生育能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考虑,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成为首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的成功率已能满足需要。本次研究中23例IUD异位患者腹腔环境并不复杂,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合并有多种妇科疾病,腹腔环境复杂,不能片面追求腹腔镜手术,部分患者年纪较大,对生育能力要求不高,选择开腹手术成功率更高。

综上所述:腹腔镜应用计划生育术后并发症诊治价值巨大,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安全可靠、创伤小,受到患者及医师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杨正锦.浅谈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原因及其解决措施分析[J].现代养生,2013,7(14):46-46.

[2]吴敬芳.宫腔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作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2800-2801.

[3]张鑫.腹腔镜诊治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