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体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9
/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体验

杨义

吉林省双辽市东明镇中心小学校吉林四平1364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感觉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原理,必须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具有丰厚的理论底蕴。同时,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母语课程。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实践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不外乎借助听说读写之手段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文训练。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新课程理念对说和听越来越强调了,而语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听的环节却越来越少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我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听话习惯;边听边思,掌握听话方法;听说结合,提高听说能力。一个人的听觉器官是与生俱来的,而听说的态度、方法和习惯是后天培养的,听的能力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能力。在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学会倾听”,在每一学段的目标中都有“听”的具体目标。在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听话方法。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任务。

二、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语文阅读能力要想得到更好地培养,那么就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注重。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真正从心里去接受这门课,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动力,也可以为兴趣的持久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的引导,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在课上,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在阅读实践中,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对阅读的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有效的阅读,阅读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读,尤其是对于一些启迪性强的文章。在阅读时,可以先初读,再品读,带着问题去加深对文章的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对于文章进入到一个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地养成。

三、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

1.先扶后放。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最终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挥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教师和家长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则应该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放手。

2.先易后难。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材料,有易到难是极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数的5%。在题材上,学龄前的儿童以童话故事、短小的诗词为主,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朗朗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小学生喜欢的。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3.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教师和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读课外书没有恒心,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头忘了前头,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便坚持读完”大部头“,也免不了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简本巨著或“大部头”某些章节。

4.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式。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在先。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认清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活用教育资源,探索出更多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适应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3。

[2]陈爱苾著《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石雪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6,4。

[4]王小明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