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3

论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王建文

王建文

[摘要]目前,高校对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面临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障碍,高校作为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主战场,要充分认识知识型人才培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促进国家就业的需要、解决金融危机的需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借鉴古今中外高校知识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对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障碍;对策

知识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知识型人才的较量,只有对知识型人才采取与其相应激励措施,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激励效用的最大化。

1、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1.1高校知识型人才人内涵及特征

高校知识型人才是指一接受过系统的专门教育,学历较高,知识水准在一定专业领域内有较高的,视野开阔,求知欲强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有较深的认识知,思维与行动方式与时俱进。知识型人才自主创造意识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流动性强。

1.2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时期需要大批知识型人才,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的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

1.2.1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发展目标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时代要求和我国还没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大力培养创造型知识型人才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首先任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高等教育改革能否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个性化的、有独立意志的创造型知识型人才的教育机制。

1.2.2促进国家就业的需要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至2004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重复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13亿人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要顺利解决巨大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未来15-20年,我国必须保持超过7%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而必须探寻新的发展道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注意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他们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成为激励知识型人才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培训平台,让知识型人才自主选择培训的内容,既考虑满足单位未来发展的需要,与满足不同知识型人才发展的需要。知识型人才的创造力是促进国家就业的需要。

1.2.3解决金融危机的需要

2001年以后,为了在知识经济泡沫破灭后刺激经济增长,美国逐步放松信贷条件。加上IT经济引发金融创新活跃,金融衍生工具不断诞生,刺激金融信贷不断膨胀。然而,政府对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衍生的金融工具创新没有进行相应的严格监管,房地产次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泛滥并引起对房地产需求过度扩张。正是知识经济的超常发展及其后的调整政策失误,导致了今天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应对金融危机首先要制度创新,然后管理创新,再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切实弥补知识经济管理上的失误。同时,还要一方面创新开辟市场,一方面加强研究开发,创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和依靠发展知识经济来化解金融危机影响。知识也是一种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面很宽,涉及到非常广泛的根本制度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社会运行方式。只要我们通过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做到管理周密,调控得当,就一定能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我国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取得的成效及障碍分析

2.1我国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取得的成效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批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培养各造就了一大批知识型创新知识型人才,同时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单位,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这些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知识型人才工作。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工作机制,改善舆论氛围,推动高技能知识型人才工作步入了快车道,高技能知识型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速度明显加快。到2007年底,全国技能知识型人才总数由2004年底的8720万人增加至9890万人,其中,高级工由1500万人增加至1810万人,技师、高级技师由360万人增加至429万人,高技能知识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今,与20年前相比,我国在许多领域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甚至从大量进口变为可以出口,占领部分国际市场。我国科研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不少领域有了自己的创新。最近,有关专家建议,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加紧建设面向新时期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而这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归根结底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2.2我国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障碍及原因

2.2.1人才培养缺乏定位和特色,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

目前对于知识型人才创造的培养,很多人单位及其领导没有正确的认识,人才培养缺乏定位和特色,当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教学改革,着力探讨如何培养知识型人才,但是对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和深刻,对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思考还不够成熟,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差,因此效果一般。对培养知识型型知识型人才是关系我国发展战略的紧迫问题认识不到位。

2.2.2人才培养质量迅速下降;制度欠缺

目前,我国尚无完整的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体制机制,衡量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标准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建立在隐默知识挖掘和转化基础上的知识创造力,也就是把理念转变为行动的能力,是一种体验和实践能力,而体验和实践往往是不可替代和超越的,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单位核心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2.3人才资源严重浪费;创造力培养环境的不足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激励人的情感,有利于品质和情操的形成,触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校作为教与学双方学习、工作、生活的特定环境,以思维活动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研究为特征。创设和谐、民主、高度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对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备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曾涌现出: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大卫》的塑造者-米开朗琪罗,《命运》创作者-贝多芬,《本草纲目》的编著者-李时珍,他们都是极富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典范。时代呼唤着创造,需要更多的爱因斯坦、贝多芬,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灿烂的创造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四大发明”早已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但在科学发展史的近代史上,好像中华民族失去了创造性。祖先发明了算盘但计算机却诞生在美国;祖先发明了指南针,但卫星定位系统并非我们首创;我们渴望诺贝尔奖,但现实却给我们许多的无耐。目前,还没有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还不能为知识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建立一整套面向未来的培养计划。知识型人才追求对知识的探索,追求提升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资本以及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

2.2.4.政府难以分类指导,知识型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体系欠缺

虽然都有知识型人才培养方案之类的,但纵观高校,对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都没有自成体系,这也是制约创新型知识型人才的原因之一。才才培养停留在简单的短暂需求,没有立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给知识型人才的创造力培养建立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好网络这个载体,没有不断完善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服务体系。同时,没有形成特色,政府难以分类指导,同时,也不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科研、工程和项目上对创新型知识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3、提升我国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对策建议

3.1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让高校应有自主的人才培养权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要齐抓共管,形成我国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合力,领导班子不仅做到带头思考,带动我国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正常开展,确保未来的战略性目标。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培养知识型人才作出科学部署,做到有规划、有计划、有行动、重实效。规划既要建立在现实社会调查的基础之上,又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到2020年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全面推进高技能知识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府投入。知识型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当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坚持“知识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把培养创业创新型知识型人才作为国家培养知识型人才的重点,把真正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点,大力实施知识型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3.7%,即每100位年龄在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中,有13.7人参与创业活动,在全球35个创业观察成员中排名第15,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为创新型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发展平台,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知识型人才队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单位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技术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知识型人才的较量。知识型人才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知识型人才,日益成为各单位争夺的对象。这种知识型人才的供需缺口,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为知识型人才的流动创造了需求并提供了可能。知识型人才日益频繁的全球流动,成为当今社会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一大特点。要注重对知识型人才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知识型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

3.2建立健全机制、体制,注重多重的人才资源配置

建立知识型人才创造力价值可以得到充分实现的激励机制,多予少取,创造活力源泉。只有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体制与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从面更好的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知识型人才。健全高技能知识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团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活动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创新层次越高,对合作依赖程度也越大。据调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中,通过合作获奖者1901年至1925年只有41%,1926年至1950年增至65%,1951年至1972年上升到79,由此可见合作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创新知识型人才具有组织协调管理能力、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其实,知识型人才深造是外部知识内部化的方法之一。

3.3拟定多元的人才培养评估标准

树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氛围营造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柔性管理的最高要求。知识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大学就要有一个学术环境,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都要崇尚学术。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殿堂,应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教与学都要在崇尚学术的环境里面进行。同时要追求卓越,要建设一流大学,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一个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校园环境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内部沟通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单位内部报刊杂志、内部电视网络、内联网等多种传媒,运用座谈、会议、电话交谈、网上聊天等多种方法,使知识型人才公众能方便地了解到各种所需的信息与知识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多了解职工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为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为创新型知识型人才提供成长的软环境,在培养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过程中,要在软环境上为他们成长创造出一个令人心情舒畅、潜心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条件。在制度上为他们提供宽松的条件,解除学术研究的后顾之忧,努力搭建有利于他们施展自己的才智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平台,允许表达不同观点,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给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挑战学术权威,真正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3.4建立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体系,营造校园知识开支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科技氛围和创业氛围的营造,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萌发创造理念,并描绘创造的蓝图。让知识开支知识型人才在培养创造力的校园氛围里接受熏陶,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动机。课程设置应该围绕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思维,鼓励探索精神。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学生创新。培养科学经营管理和交际能力。很强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创造力团队自我发展和效益、效率的实现。坚持开放式办学,让学生进行创业尝试。高校应当营造鼓励探索、激发学生创造力动机的氛围。探索对外合作办学。

知识型人才是组织获得强竞争力的关键,知识型人才与普通人力资源存在高素质、独立性、创造性较强等显著差异,组织可遵循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及激励模型,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招募与培养知识型人才,激发知识型人才潜能,为其创造力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知识经济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创新将成为新时期的主题,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而知识创新则是诸种创新中最为重要的创新。因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柱的经济。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高校真正办成培养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重要阵地。

注:

[1]彼得.F.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2]文丰安,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挖掘、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社会科学家,2010(7)

[3]张望军,彭剑锋.中国单位知识型人才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6):90-96

[4]周晚田.高校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式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58-60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邮编:100081

(责任编辑刘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