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的实效性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初中物理的实效性教学

叶茂富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效性;因材施教

物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初中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大纲以探究为掌握知识的起点,以归纳总结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中处处体现了学生以探究促自主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性教学中力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淡化过去师生“灌输——接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并以现实生活为起点,让学生通过熟悉感来引导其兴趣,以兴趣来引导学习,以学习来引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要在兼顾多门课程的同时学好物理并不是件容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花足心思,注重每一个环节教学的实效性,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增强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使自己在新课标背景下更高效地组织教学,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因材施教,注重课前实效性

课堂的实效性不单单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前期准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在课前这一关键环节为新课的展开打下夯实的基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以教材为基。新教材的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基础。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教材所传授的知识、思想,以实际出发,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综合性联系。以教材出发,注重知识的横纵发展及知识的扩展和连贯性。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详尽设计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准备好每一个实验器材,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断地优化,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比如在《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备课中,准备好详略得当的教学课件,准备好雅典奥运110米栏刘翔夺冠的视频,准备好去年校运会田径长短跑的素材等。设计好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及课后习题、作业等。

2.以生为本。八年级的学生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往往都没有计划,即兴而为,兴尽而废。在学习当中总认为自己处于从属的位置,没有主人翁的态度去追求知识。这种方式与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相违背。所以作为教师,在这一环节除了要熟悉教材外还有更重要的工作:掌握学生的基础,把握学生的习性,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准备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准备得充分,使自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学,“抓住了”学生,就使教学效果倍增。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去预习新课,让学生对将学到的知识有个总体的概念,在其预习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把这部分归结为“找麻烦”。比如在学习汽化前找出“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且有风时干得比较快”这个麻烦。“找麻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学生主动学的基础。比如在学浮力之前,学生通过预习就产生很多问题,如“为什么石头能沉入水底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等。

二、层层优化教学环节,注重课堂实效性

新课程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所以在教学环节应“严而不紧,宽而不松”,求知从严,思路放宽。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与知识相关的媒体资料,把握知识点与教法的有机切合;把握现实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力求引导学生进入物理世界。比如在粒子与宇宙的教学中,课前放映一段解析宇宙的视屏,效果很明显。在光的折射教学环节,解释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时,用本地的俚语“眼界高”来说明看到的都是虚的,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到了。教材、教具、板书、多媒体课件、相片、视频、现实多元素相结合,通过精炼巧妙的语言,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每一节教学课堂。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于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外,力求自身处于引导位置,把握好学生自学的能力,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对教学采取四段式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扩展问题。采取小组的教学模式,与教材相呼应,采用探究模式,让学生掌握团队的实验、分析、归纳、谈论、总结的能力。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上,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蜡烛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什么像?”之后分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来分析、谈论、总结,最后综合其他小组同学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在扩展为“假如蜡烛远离或靠近透镜,所成的像如何变化?”让学生再次实验解决。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后可以把课堂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比如某些课,可以由学生主导,让学生当老师,自己从旁协助,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本班秩序,但放开学生的思路。

三、精而不泛,提高课后辅导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了分析与归纳问题后,要适时再加一把火,让学生来个课后扩展问题,比如在学完摩擦力这一节,让学生攒写小论文《假如没有摩擦》,并相互评语,看看学生的奇思妙想。在学完浮力,让学生在放假的时间里自制一个潜水艇的模型,看看哪些学生心灵手巧。当然,课后精选的题目必不可少。这样既对学生减负,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四、以学科为特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教材里每时每刻都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环节能够扩展其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旧知导新知,全面参与探究过程

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前人的成果,授课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模式,把这一方面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科学探究。充分运用在情感与态度这一块,用科学伟人的光荣事迹、探究精神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兴趣。带学生走入实验探究的每一个过程,让学生能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式。如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授课时,让学生跟着前人的步伐去探究,让其感觉如牛顿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以现实入物理,以物理释现象

物理学是一门紧紧联系实际的学科,物理的知识来源于实际,但物理知识又运用于实际。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都以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来作为新课的导入。比如在学压强的时候,展示图钉的魅力以及我们学校附近的道路因为超载而坑坑洼洼的路面。寓情感于教学,一举两得。比如在学惯性的时候,出其不意而把手中的粉笔扔到垃圾桶,让学生去体会这些过程,让学生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在物理教学中,要紧紧把握教材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扩展其思维能力,从“现实”物理学到“实现”物理学,培养其创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何文茜,高振环.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束炳如.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丁芳.浅谈实现初中物理新课改理念的有效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1(8).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中学

邮政编码:5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