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舒莉

舒莉(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永富乡中心校四川雅安625703)

【摘要】“分数”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部分,由于分数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在当前倡导有效性教学的大背景下,结合学生实情研究小学数学“分数”教学改革课题,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分数”教学实例为切入点,探讨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014-01

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后期理解与把握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但是受到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的限制,小学数学“分数”知识教学一直面临低效化的困境,如何提高“分数”教学有效性,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困惑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分数”教学的主要内容,试图探寻有效性教学策略,创设有趣的、实用的、可行的“分数”教学方案,期望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有关“分数”知识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本文探讨与分析如下:

一、直观教学,渗透分数概念

自实行新课标以来,小学数学教师逐渐意识到转变观念与方法的重要性,自觉从过去“填鸭式”教育转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式”教育。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发展规律,他们对直观知识更感兴趣,所以刚接触分数时,为了加强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并实际运用分数解决现实问题,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在课前大量收集网络资源,整合与分数有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动态展示PPT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1块是1/5,3块是3/5,4块是4/5……“切蛋糕”是小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他们在全神贯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突破脑海中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对直观的形象加深印象,这种教学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口头讲解,强化概念认知,对进一步解决分数问题打好基础。

二、设置问题,把握分数本质

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实际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激活小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挖掘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相遇问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常见应用题类型,假设甲乙两地距离1520千米,一辆小轿车从甲地开向乙地,一辆货车从乙地开向甲地,已知小轿车的速度是96km/h,比货车速度快了1/3,请问两车经过多长时间能相遇?通过分析问题可知,货车的行驶速度为:96×(1-1/3)=64(km/h);再计算两车相遇的时间:1520&pide;(96+64)=9.5(h)。解题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要把握题干内容,分析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另一方面要具备基本的分数计算能力,把握好解题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了解“分母和异分母加减乘除”的计算规律,把握分数本质,才能得到最终答案。

三、结合生活,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学好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也要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计算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时,我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回家后切成了8份,每份西瓜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假如爸爸吃了3/8,哥哥吃了1/8,还剩下多少西瓜呢?通过层层推进的设问方式,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转化,利用分数理清数量关系,问题迎刃而解。另外这些有趣的分数应用题也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提高分数运算能力与应用能力。

四、一题多解,锻炼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本是一门思维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有效性教学自然离不开培养发散性思维。尤其一题多解的题型,更是锻炼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机会,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多设计一些有趣的一题多解分数应用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超市进了一批零食,共有80包薯片,饼干的数量比薯片多1/2,一共有多少包饼干?这道题目我鼓励大家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要求各小组讨论假设法、图解法等不同解题思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互相碰撞思维的火花,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融会贯通地运用分数知识,在举一反三中掌握分数的应用。

五、自编题目,激活创新意识

为了激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分数应用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自编分数应用题,这样既能增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数知识并学以致用。例如讲到用“假设法”解决分数问题时,我先简单的介绍该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题目,如有的学生出题“某工程队修一条高速公路,需要3天完工,已知第一天修的路长是全长1/3多100米,第二天修的路长是全长2/3少80米,第三天修了1850米,那么三天共修多少米?参考学生出题的思路,老师就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学生对“假设法”和“分数”的认识程度与应用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出题不合理,我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继续引导,鼓励他们从不同层面重新思考问题。通过这种做法,维护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活创新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分数教学的真正意义。通过分数有效性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分数知识无处不在,加强对分数的认知与理解,从中锻炼数学逻辑思维,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有效性教学方案,这也是新课标改革的主流方向,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特征,创设分数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学习策略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向孙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J].神州,2018,(23):95.

[2]林彩明.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