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应用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应用意识

郝风光

招远市金岭镇邵家初中郝风光

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和问题解决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余年之久。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实用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激发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用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从形象、生动入手,导言要引人入胜,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好奇中接受知识的效率最高。

案例1:我在上分式的意义的时候,通过设计问题:当x分别取下列各数值时,你能计算分式的值吗?(1)x=2(2)x=7(3)x=-5有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得到当x=-5时,不能解,也有同学得到无解,或者无意义,然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什么当x=-5时,分式无意义呢?有同学回答除式不等于零,等于零就没有意义了,从而得出当分式的分母值为零时,分式无意义。通过这样“制错找因”的问题情境设置,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案例2:我在上因式分解复习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杰用了两种方法因式分解a4-a2+4a-4,分解的结果不相同,你能帮小杰说说哪种方法分解到最后了呢?

(1)a4-a2+4a-4=(a4-a2)+4a-4

=a2(a+1)(a-1)+4(a-1)

=(a-1)(a3+a2+4)

(2)a4-a2+4a-4=a4-(a2-4a+4)

=(a2)2-(a-2)2

=(a2-a+2)(a2+a-2)

=(a2-a+2)(a-1)(a+2)

两种解法好像很有道理,但结果却大不相同,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同学们一下就被问题迷住了,经过同学的主动探究,同学们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学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像,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九年级数学课件《圆》的制作中,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弦,弧的定义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中。

三、重视实践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以致用

数学并非仅仅是一堆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应把学数学作为一种过程。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多种多样、经济美观实用的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开展“奇妙的黄金矩形”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剪、折等实际操作,感到数学的美,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用计算机动手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或应用软件。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渗透应用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突出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