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口语教学的几种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开发口语教学的几种途径

张恋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情境练说实践应用规范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口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通过让学生互相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文明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就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创设表演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与日常生活中交际活动不同,气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表演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跳出”课堂,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快乐地进行口语交流。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儿童生活实际的表演情境,让孩子自己观察、参与,在生动活泼的表演中,进行口语交际。

有些课文,故事性较强,如《三个小伙伴》、《做什么事最快乐》、《小溪和青草》等。像这类课文,老师可以充分创设表演情境,让孩子小组合作,分配角色,把课文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创设情境,如教《找春天》这篇课文时,我将孩子带进了大自然,让他们在田野中感受春天的明媚,捕捉春天的踪迹。通过有意识的指导观察,激发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清晰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回到课堂,让学生互动表演,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

二、尝试主动练说,强调多边互动

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个说的舞台。但任何单向的行为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交流对象。既可以与同桌探讨,也可以跟平时谈得来的好朋友交流,还可以直接找我对话。在一个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别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也可以进行辩论。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口语交际课教学必须创设充分“动口”的实践机会,通过大量实践历练活动,让学生将口语交际的知识、方法等内化为经验和能力,获得人际交往素养的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学需要与生活接轨,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知识,在“躬行”中获取知识,领悟道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如在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时,应察看不同树长着不同的叶子,不同的叶子上有不同的叶脉。观察后让学生在班上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提高和发展语言的能力。

三、延伸实践应用,发展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包括思想、气质、风度、人格、修辞技巧等,仅仅通过课堂是远远不够提高交际水平的,还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课外是口语交际的大课堂,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广阔训练空间和多种交流方式,也是口语交际学以致用的场所。如在自我介绍、接待客人、口述见闻、买东西、联欢活动等实践活动中,通过讨论、一轮、辩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敢说、爱说、会说的品质,学生在这类情境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学会了待人处世的生活技巧,丰富了生活经验。

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育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在口语交际中,要让学生与不同层次的人交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能力:一、让学生发现并认识大自然中各类事物的不同特征;二、通过观察比较,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三、让学生不断地去探究新事物。

四、渗透规范语言,提高交际质量

在口语交际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含混不清,表达不清楚,话语不响亮,态度不大方,语言不规范等情况。这时,教师要明确“口语”和“交际”的关系,规范学生的口语,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大胆说,放心说,把自己的话说清楚,培养其交际意识。在学生表达过程中认真倾听,发现问题,耐心启发,引导甚至示范,帮助学生说清楚,说规范。

口语交际,我们不应该局限在某个时间段,某种教学形式中完成,它应渗透在我们每一天的教学当中。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的重要任务,它是多元多边的互动学习过程,只有在实践中累积丰富的语言,在自然中领悟灵性的情感,在社会中体验精彩的人生,才能真正将外资的习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素质,在交流中侃侃而谈,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比如教学《我爱吃的水果》这一练习时,我先让学生看录像,进入情境,然后让学生从形式、颜色、味道等方面来谈自己喜爱吃的水果,同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倾向性点拨。在有学生被冷落时,我把握机会与他交流,这样把主动及时还给学生,把温暖带给学生。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提高乐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强调交往的意义,更要重视交往的质量和效能。

作者简介:张恋(1981——)女江苏南通本科小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