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学习方式变革实施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学习方式变革实施策略初探

福建大田一中林克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变革。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是新课程一大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当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经成为新时期学习的主流。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自主学习1.他主学习与自主学习。他主学习是指他人主导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等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等靠教师的指令;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它突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课程要求把他主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辅助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过渡条件,使学生从依赖到独立,从被动到主动,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探索、分析,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2.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1)指导自主阅读,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重含义,“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要衡量教学的结果如何,就要看学生“学会”甚至“会学”的程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地转偏向力的地理意义”时,学生提出:地球自转时为什么人不会像甩干机一样甩出去呢?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创设出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有思考价值、有生活趣味的问题。如:为什么郑和下西洋选择冬季去,夏季回来?为什么我国北方房与房的间距比南方宽?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当学生思维误入弯道,或出现思路阻塞、中断时,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补充信息,架起知识的“桥梁”与“阶梯”,疏通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二、探究学习1.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其目的在于增加个体的知识储备,扩展知识视野;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他们是知识的接受者;探究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他们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学习过分注意知识的接受与储备,忽略了学习者主动探究与实践。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就是要变教师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过于倚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和需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品尝失败的痛苦,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1)联系生活,实施探究学习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推动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问题,因时、因地、因具体事物从动态生成与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即获取了案例,又培养了学生地理信息搜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也培养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设问置疑,引导探究学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习进行探究学习,促进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在“气压带和风带”中,设问:如果(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点不移动,(3)地球无海陆之分,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如果依次去掉条件(1)、条件(2)、条件(3),气压带、风带又会怎样改变?这种改变对亚洲东部的大气环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三、合作学习1.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传统教育把学习视为个体行为,浪费了集体学习中宝贵的人力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在合作中互动信息、交流情感、促进学习,在合作中加强实践,降低焦虑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合作学习引入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各学科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2.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收集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并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有目的的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或补充拓展学习内容。必修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可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有的同学提供了文字材料,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的同学展示了图片资料,如“被酸雨侵蚀了的狮身人面像”、“被黄沙掩埋的农田和村舍”等;还有的同学交流的资料是科教影片节选的片断,课堂交流踊跃。(2)问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性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使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把研究性内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作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如在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地球运动”的内容制定了《建筑中的地理问题》研究。学生学完课本有关知识后,就可以结合身边的生活实践(如楼间距、房屋朝向等)将课堂知识内容延伸,使所学课堂知识得到充分理解,也学会了用课堂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同时,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活动、阅读材料、问题研究等,展开研究合作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教材每一章节最后的“问题研究”,如“能否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如何看待农民工的现象”等,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舞台,更是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极好体现。以上是实施新课程三年来的初浅体会,要真正达到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更好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必修模块)[3]和学新.论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引导[4]刘春梅.新课程理念的变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