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全程系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全程系统护理

姚君

姚君(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628017)

【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系统护理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28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全部患儿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抗病毒、镇静、扩管、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压缩雾化机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及全程系统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儿症状和体征减轻,显效34例占53.1%,有效28例占43.9%,明显临床改善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全程系统护理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临床上主要以喘憋为主,伴有呛咳、烦躁、呼吸困难、咳嗽、缺氧等表现,此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80%在1岁以内,6月以下多为重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大多数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占到80%以上,其他依次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多,加上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极易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因此,治疗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12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0例,女58例,发病年龄2月-2岁,其中1—2岁32例,6月—1岁60例,<6月36例。入院时临床症状及体征:烦躁哭闹,喘憋明显,且伴有口鼻周围及面颊不同程度的发绀,双肺布及痰鸣及哮喘鸣,偶可闻及少量的中细湿啰音。辅助检查正位X光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可有点片状斑影。血常规:WBC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略高。随机将128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合对照组各64例,2组的年龄,性别,体重,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1)治疗方法全部患儿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抗病毒、镇静、扩管、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氧气驱动雾化液的配制:特布他林2.5mg/次,糜蛋白酶2000U/次,地塞米松3mg/次,加入3%生理盐水10ml做雾化吸入,10-15mln/次,2-3次/d,持续3-5d。2组雾化液的配制相同,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机。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装置,直接与吸氧装置相连,调节氧流量4-6升/分。(2)护理方法:①一般护理:a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让患儿家长了解两种雾化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以便掌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b烦躁喘憋,呼吸困难,缺氧明显,对周围环境刺激敏感,因此要保持室内安静,限制探视和陪护人员。c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以减少空气中弥散的粉尘和药物,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5%—65%。d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隔离。e定时、少量、多次喂养,注意喂养姿势,避免吸吮用力或过饱而加重缺氧状况。f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②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前为保证药物能到达细支气管和肺泡,充分发挥药效。在雾化前采取措施排痰常采用拍背排痰法:空心拳轻叩患儿背部,遵循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原则,并且两侧交替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负压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患儿尽量采取半卧位、斜坡卧位或母亲斜抱体位,有利于膈肌下移,使胸腔扩大,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治疗效果,检查氧气驱动装置与氧气吸入装置连接是否紧密,是否通畅,是否达到治疗标准。氧气湿化瓶不宜加湿化液。雾化面罩紧扣患儿面部口鼻,调节氧流量为4—6min。雾化时间10—20min左右,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净患儿鼻部留下的雾珠,协助漱口以去除口中异味[1]。④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密切观察发热患儿体温、心率、呼吸变化,缺氧情况及四肢肌张力等。一般采用物理降温,有高热惊厥史应预防抽搐的发生,患儿突然出现的烦躁不安,气喘加重且面色苍白或青紫,心率>140—160次/min,极有可能是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减慢输液速度,并及时报告医生[2]。患儿输液速度要适宜,不能快。要密切观察有无如肺水肿发生,如患儿突然咳痰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可能为并发急性肺水肿,要立即让患儿端坐位休息,减慢或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并及时遵医嘱给予20%—30%乙醇湿化给氧。当患儿出现呼吸不规则、呕吐、烦躁、惊厥、嗜睡、昏迷等症状时可能为肺性脑病的脑水肿表现,应立即报告并配合医生抢救。

3.判定标准显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d后,患儿咳嗽、喘憋、发绀、呼吸困难、三凹征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的哮喘鸣音明显减少。有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d后,患儿咳嗽、喘憋、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肺部的哮喘鸣音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显效+有效为临床改善率。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用药后,患儿体征和症状减轻,呼吸频率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

表12组疗效比较

讨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是借助高速气流把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直接吸入患者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播散到下呼吸道,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的病变部位,达到改善局部气管痉挛,消除水肿或炎性反应的作用[3-4],此种给药方法具有用药量少、药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5]。并且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患者可以持续氧气供给,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缓解由于通气不足而引起的低氧血症,防止缺氧合并心脏损害[6],避免心率加快和心肌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及全程系统护理[7],主要由护理人员操作,因此,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经验等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细心的观察力、反应敏锐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严密监护及时发现并发症和熟练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等工作,保证患儿的安全。

本资料显示,用药后,患儿体征和症状减轻,呼吸频率降低,其中观察组显效34例占53.1%,有效28例占43.9%,临床改善率60达到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全程护理可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玉荣.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世界健康文摘.2007,4(6):14-15.

[2]张媛媛,张晶.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体会.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2);211

[3]李芳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吉林医学,2010.31.(29);5153-5154.

[4]牟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11.19(2);101

[5]黎惠卿,邓元苏,刘洁,等.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爱喘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2163.

[6]曲政海,王超霞,谢宁,等.布地奈德混悬液阶梯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前瞻性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5(8);609.

[7]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