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2010-2014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光山县2010-2014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郑琳熊艳云

郑琳熊艳云

(光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65400)

【摘要】目的:进一步掌握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继续保持我县无脊灰状态。方法:对光山县2010-2014年报告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光山县最近五年共报告AFP病例16例,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光山县AFP病例监测工作的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存在外报病例比例较高现象。建议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AFP病例的识别能力和报告意识,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继续做好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确保高质量脊灰疫苗接种率,是保持无脊灰状态的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急性迟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35-02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AFP病例资料来源于光山县2010-2014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实验室资料来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

1.2方法

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述

2010-2014年光山县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6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5/10万(3.2/148652)(详见表1)。从诊断分类来看,原因不明肢体瘫痪2例,占12.5%;低钾性麻痹4例,占25%;病毒性肌炎2例,占12.5%;另外格林巴利综合症1例、周期性麻痹1例、不明原因麻痹6例。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

16例病例分布在县内11个乡镇,占全县乡镇数的57.9%(11/19)。

2.2.2时间分布

除2月、9月无病例报告外,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4月、10月各3例。

2.2.3年龄和性别分布

16例AFP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78:1,全部为4岁以下儿童。

2.2.4免疫史分布

脊灰疫苗免疫史零剂次者1例、1剂次者1例、2剂次者2例、3剂次者7例、4剂次以上者3例,免疫史不详者2例。

2.2.5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

采集双份合格粪便标本16例,粪便标本均做了病毒分离,结果均为脊灰野病毒和疫苗分离阴性。

2.2.6病例诊断分类

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16例AFP病例均排除脊灰,诊断分类为:原因不明肢体瘫痪2例,低钾性麻痹4例,病毒性肌炎2例,格林巴利综合症1例,周期性麻痹1例,不明原因麻痹6例。

2.3AFP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2.3.1敏感性

光山县2010-2014年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1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15/10万,具体数据详见表1。

2.3.2及时性

2010-2014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其中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随访表75天内送达率均为100%。

2.3.3完整性

所有病例均有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县疾控中心每旬对监测医院进行主动监测和脊灰旬报(包括“零”病例报告),发现病例即快速报告。

2.3.4特异度

2010~2014年全县共报告AFP病例16例,特异度为100%。

2.3.5病例报告医院情况

16例病例有本地医院发现并报告11例,占68.75%,外地医院报告5例,占31.25%。

3.讨论

2000年,全国实现了无脊灰状态,由于易感人群和周边国家脊灰野病毒的存在,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是客观存在的[1]。

依次分析我县病例报告工作的缺陷:发病地区,光山县近5年仍有7个乡镇无AFP病例报告,说明光山县各乡镇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发展不平衡;发病年龄,4岁以下儿童发病占100%,说明AFP病例发病仍以小年龄组为主;免疫史,16例病例未完成全程免疫者6例,而且仍然存在“零剂次”儿童(1例)和免疫史不详人群(2例),常规免疫在部分乡镇部分地区并未完全落实,因此在薄弱地区继续做好常规免疫,是今后消灭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2]。

光山县2010~2014年AFP病例监测工作从整体上看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从病例报告的地区分布来看,有5例为县域以外医疗机构报告,占总数的31.25%,说明光山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及基层医务人员对AFP病例的识别和诊断能力、报告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AFP病例监测工作的督导、基层医务人员对AFP病例的识别能力和报告意识。

建议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辅以高质量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AFP病例识别能力和报告意识,加强督导,消除薄弱环节,不断提高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丹青,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下面临的问题45及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2,8(3):165-169.

[2]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