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侯中东

(四川省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四川宣汉636154)

摘要: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学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小学美术的时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创意是现在乃至将来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因此,美术教师要将创意应用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文章从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进行比较,并提出了提高创意美术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创意美术教学;传统美术教学;差异

1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1.1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有差异

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目标以培养初中学生的描写和表现能力为主,即教会初中学生画出美丽的图画,做出有趣的玩具,这样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从表面上看,虽然画面内容丰富,但它替代了初中学生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初中学生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的表达,更直接的就是对初中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扼杀。而创意美术活动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初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水平,通过挖掘初中学生潜在的艺术细胞,引导初中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感受和体验不同的美,再用各种不一样的方式加以表现和创造。

1.2在教学过程的重点处有差异

模仿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传统美术教学注重让初中学生临摹。教师会先入为主地教一些模式化的东西,这会使初中学生形成定势,出现诸如一个模子的太阳、大雁、花等,而忽视了初中学生的个性表现,使其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心灵感受偏低。而创意美术更注重的是初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初中学生创作属于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如天空可以是方的,树上可以结出各种果实,等等。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初中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及时大胆地表达出来!

1.3在教学方法的导入上有差异

传统美术教学主要采用挂图、线、形导入等方法进行教学,即初中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成品,甚至是规定好的颜色仿照绘画,虽然初中学生的临摹力和观察力能够得到提升,但久而久之初中学生的思维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而创意美术活动是让初中学生在玩中充分观察,通过生活的体验激发初中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语言描述,引导初中学生观察想象与思考,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摸索自己喜欢且认可的创意表达方式;期间教师仅是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再进行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过程。

1.4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有差异

在对学生完成后的作品展示评价过程中,传统美术教学仅以像或不像作为作品评价的统一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感受生活过程中对艺术的多元化表达,这就无形中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创意美术活动的评价标准是以了解和尊重学生为主,立足于学生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夸张、随心所欲、随意用色等,努力体会学生作品中的特殊情趣,采取学生自身发展前后、个别同群体、群体之间或是根据教育需要与目标等方式综合评价初中学生的作品和期间的差异性。这种评价形式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

1.5活动材料的投放有差异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传统美术教学使用的材料总体比较单一,多数是自然类、纸质印刷类、布线类、塑料类等材料,使初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对初中学生的想象力也有一些禁锢。而创意美术可利用的废旧物和自然物的资源非常多,吸纳了更多可操作和加工材料。如,布袋、装修管子、废旧篮子、筐子等,所有的这些物品都可以帮助初中学生进行创意的教学,同时材料的投放也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对实际操作创意活动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的满足,增强了初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初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发展创意美术教学

2.1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术是特殊性质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在创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下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符合美术艺术特征的,教师也应该在客观的学习规律中掌握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美术作品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在这种自由发挥的空间中更容易使学生加深对美术学习的喜爱,更有助于提高创作中的灵感。美术教材是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载体,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结合教材,利用教材加上自己的教学创意,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2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寻求艺术创造的源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求艺术创造的源头。生活中到处散发着美术的气息,我们要从生活事物的诸多方面理解艺术的内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发现丰富的美术创造的素材。一方面,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名侦探柯南深受学生的喜爱,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有色彩鲜明的人物勾画。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进行美术绘画的练习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还可已进行大胆的创新,增加自己喜欢的元素,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来准备上课的题材,如去室外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等,这些经常出现在学生身边的教学题材更容易让学生进入绘画的状态。美术教师应当巧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以及学习生活作为载体,创建一个“引趣”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生动的事物表象,领悟美术独有的艺术价值,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实践是提升成绩最好的途径,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表达的意义,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2.3现代多媒体技术为美术创意教学提供条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已经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教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了现代电子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再配上声音就更加深了情景内涵的表达。美术教学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图片进行艺术欣赏,多媒体的利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作为欣赏用途的美术图片进行合理编排,同时加上背景配乐来渲染作品表达的情感,这都可以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利用电子软件进行教学是目前创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2.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动性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多方面了解美术知识的根本内涵。分清课堂主次,确定课堂主体,利用自身的职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主角,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作品要认真评价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美术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较为个性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到这点,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认真倾听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应当给予指导,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帮助其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3结语

总之,艺术创作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帮助学生寻找艺术自我。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有个性化的创造欲望。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将其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晓琳.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193.

[2]毛籍仪.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9):126.

[3]刘莹.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