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让数学成为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浅论如何让数学成为中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赵建霞

赵建霞河北省肥乡县大西韩乡中心校057550

近期我校以“你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却不得不令人生忧。学生的总体认识是:“数学只上课,不做题就好了!”半数以上的班级,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仅仅排在英语学科之前。面对这一无奈的结局,我们不得不回头审视我们的课改。就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课改中的数学教学来看,教师大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进课堂教学,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是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

数学教学绝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把他们当成学生去交往,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前提下,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教师还应把他们当成孩子去交往,允许他们犯错误,宽容他们反复地犯错误,相信并帮助他们在不断地犯错与纠错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教师更应把他们当成朋友去交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拘时空、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力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一旦浓浓的师生情建立起来,学生真正钦佩、喜爱数学老师了,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事实。

二、是挖掘数学美,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依理运算中,“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三、是强化基本功,让学生在学会数学中获得快乐。

数学教学不应只关心学生学会数学,而更应关注学生会学数学。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不“学会数学”就无从谈起学习兴趣,更不可能“会学数学”。就目前农村初中的现状看,七年级读完了还不会分数计算,有理数运算没有入门的学生不在少数。试想这些别人讲的听不懂、分组讨论讲不出、自已动手做不对的同学,怎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又有何快乐而言呢?数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功,不仅是进入数学殿堂的敲门砖,还是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与自然问题的基石,更是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前提。而这些基本功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一定量的反复训练,这一点数学教师乃至专家们也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从小学的分数计算开始就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也是新课程实施中必须强调的一个重点。

四、是磨练意志力,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寻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数学绝不是“娱乐性”学科,单凭兴趣而学是学不好数学的。皮亚杰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并让其充分认识数学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白,没有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和百折不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同时,更多地创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历经磨难而获得成功的不寻常的快乐。

五、是增强成就感,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然而,客观地说在普及教育的初中阶段,要想用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类要求、区别对待,采用“登门槛效应”,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另外,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皮亚杰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不多不少,恰使学生有一份合理的工作;教师应当考虑周到地、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当学生真正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就是我自己的时候,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目前尚不能回避的中考、高考,数学每年都是最让学生伤心的一科,偏难的命题也是挫伤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自信心,中、高考数学命题必须降低难度。

六、尽量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构思的,也有许多教师联系本地、本校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了不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仅仅为着“有趣”,不考虑“实例”与学习内容、学生的经验和认识能力的相关性,而盲目地为每节课都添加一个牵强附会的“片头”的现象也随之大量产生了。

七、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学习,肯定是好的方式。但是,讨论交流的滥用,甚至没有小组交流就不是课改的极端认识也随之产生了。

八、减少纯数学的运算论证,让学生在轻松中增强兴趣。

对此,新教材已作了较大调整,既减少了习题数量,又对这类问题的难度作出了明确要求。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有些教师对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足够的、反复的独立练习才能形成,出现了课堂上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完成基本运算,作业中的推理证明在相互“借鉴”中完成的现象,使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极不到位,造成了学生解题能力普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