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见习带教临床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重症护理见习带教临床调查与分析

柳雅君1徐春燕2王瑞铭3

柳雅君1徐春燕2王瑞铭3(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300162)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对实习学员,实习、教学见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28位实习学员实施见习带教,并于见习前提出合理的分配方案、见习时间,见习中采用课堂讨论、提出问题、事先选定病例及见习结束后给与评价效果。结果:重症见习后,实习学员对重症学科相关知识的了解,对监护病房有了感官上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结论:通过重症见习使学员增长了见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评价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重症;见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037-01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系学员800人,此次见习为08届学员,共228人,首次在重症监护室见习,现将见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

我院护理大专生800人,08届学员228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9-23岁,重症临床见习。

2方法与步骤

针对08届学员228人,在我院重症见习,我们运用循症护理的理论制订了恰当的方案[4],具体方案如下:

2.1首先提出合理的分配方案,教研室根据见习人数分成4组,分别在我院4个重症监护室见习——中心ICU、急诊、心内CCU、NICU,各科室接到通知后,根据教研室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见习方案,教研室负责审核。

2.2见习内容包括:了解仪器的使用,各种重症病人的护理措施,工作程序,科室护理重点内容。

2.3改革见习时间:目前我院护理系学生见习时间安排在下午,两年来,感觉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下午病人大部分护理操作已完成,为了使学员看到更多的基础操作,更多的典型病例,按护理程序完成见习目标。

2.4课堂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根据书本及老师课堂授课内容收集资料,教师以讲授为主,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理论课结束时结合大纲要求对学生提出有关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思考题,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1]。它以一个问题为单元,打破了学科界限,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方式。

2.5事先选定病例:在讨论前,依据该部分教学内容,即大纲的要求选定病例,一般病例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医院的真实病例,再一种是教师联系临床实际而自行设计的病例。教师根据学生所学内容,将临床常见的、有一定难度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诊断、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病例讨论教学主要用于临床护理专业课的教学中,通常在某个系统或某一部分教学以后,教师选择典型病例或疑难病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进行讲评[2]。学生运用掌握的基本理论,通过讨论进行分析,从而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灵活的运用到临床中去。讨论中教师作为主导地位,有效和正确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讨论。

2.6以学生为主体分组收集病例资料:将学生分为每6人一组,分组收集病例资料,在收集前及收集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查看医疗病例,鼓励其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来获取更多的资料。首先请学生叙述患者的病程,如患者如何发现疾病,患病后的生理、心理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资料后鼓励其通过文献、数据库等查找相关资料,留出一定时间供小组内部讨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完成护理病例,教师补充必要的客观资料。

2.7由教师为主导,引导并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讨论:依据收集的资料分析可能的诊断结果,归纳护理要点,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同时学生在护理程序知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结构上,知识不够完整,掌握不够全面,内容上理解不够深刻,叙述不够严谨,操作上,护理诊断欠明确,护理目标欠贴切,护理措施欠全面,同时还缺乏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3]。为解决这些问题,先组织复习有关基础知识,对护理程序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使学生养成以护理程序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维方式。

3讨论中注意细节问题

3.1注意民主。在进行讨论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讨论空间;

3.2营造激励的情境要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之中。

3.3讨论结构有序。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对讨论进行有效控制和正确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避免离题。以讨论上述病例为例,我们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3.3.1上述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莫?指出判断依据;

3.3.2你作为值班护士,病人若突发脑疝,你应尽快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3.3.3如采用手术,你应该采取哪些术前准备?

3.3.4病人现在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护理问题?如何解决?

3.3.5你认为应该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哪些健康教育?通过上述问题的有序排列,引导学生将问题一步步深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讨论中还要注意及时发现不同意见,使之引起辩论活跃课堂气氛;

3.3.6关注反馈。在讨论后教师应该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评判性讲解,既肯定正确,补充不完善,纠正错误,又完整准确的概括知识要点,

3.3.7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其它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从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4评价效果

我们通过两学年病例讨论方法的应用,在学期末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228份,回收率100%,绝大多数同学认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各方面知识及能力得到了提高。

5体会

以上所述的病例讨论,应用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并辅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授等传统教学方法。从护理大专在重症见习,增长了见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提高了学生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铮铮,陈小红,金璐,等.以问题设计引导教学讨论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2,16(6):365

[2]周丽萍,宋湘晋,周建平,等.案例讨论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54

[3]于晓红,倪文.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的几点认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38-739

[4]陆风英、阙纤沣.循证护理在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JournalofQiqiharMedicalCollege,2007,vol.28,no.17

作者简介:柳雅君(1969.8-),女,大专内蒙古人,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武警部队临床护理教学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