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浅析教师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

许长山

浅析教师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

许长山辽宁省彰武县东六九年制学校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当前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课堂教学低效行为普遍存在,这种现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的教学低效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行为低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6-0016-01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任务的达成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也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有效与否与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我国的第八轮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七个春秋,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广为人知,有效教学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走入实践中的中、小学课堂,就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无效”的现象,这种现状令人担忧。因而,研究教师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找出其影响因素,对于课堂教学有特定的实践意义。

一、课堂教学的应然状态

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便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效益、效率和效果的追求,同样在教育领域中,每个教育工作者也追求教育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而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更为确切的说,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即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问题,就成为广大实践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得到答案的问题。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首先,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且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次是教育教学实效和效益,即用较少的师生经历和时间,使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是教和学的和谐。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合学生学的方式,教学设计方式要合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清晰、明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二、教师课堂教学低效行为的现状呈现

有效教学的对立面是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我们可以把无效的和低效的教学定义为:在师生有限的教和学的时间内,教学的效益和效率低,学生获得的只是“三维目标”中某方面的发展,或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得到发展,不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特征是: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发展,常常表现为知识技能的发展,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厌学现象。二是教学投入和产出的比率较低。出现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师生付出了很长的时间,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却较小。三是教和学的失衡。重教的方式而较少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不和谐,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主动地优化教学要素,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成功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有效的教学结果,而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由此,我们可以从有效教学行为的指标推出低效或无效教学的参考指标是:一从教学过程看,教学行为不合教学情景,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松懈或过于紧凑,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落实。二是教学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成绩是通过花费大量时间的练习的取得,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合生态的,不可持续的。

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的理性分析

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这是无可争议的。可是,如何衡量人的素质还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在评价中是不用考虑的。而我国的社会现状,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和选拔人才,这个标准就是高考。高考以鉴别、选拔为目的,从而区分优劣,奖优罚劣,选拔淘汰;评价标准是各科文化课考试成绩——分数;评价方法主要是定量评价、相对评价、总结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各科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成绩,通过学生的日常成绩来反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几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愿意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更高。以学生各科成绩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重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使三维教学目标缺少了两维的重要原因。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观念是教师关于教学的看法与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呈现三种情形:一是教师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以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说,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致的。二是教师口头持一种教学观念,但是真正支持他教学行为的却是另一种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口头上所说的教学观念与其教学行为不一致。三是教师口头持一种教学观念,也有相应的教学行为,但是这些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观念下应得到的教学效果却是大相径庭。实践中教师也都认为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好的,但是这种理念始终无法战胜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重新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是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同时,改变的过程肯定有风险,教师也害怕失败,所以,不愿去冒险。因而,有的教师只是口头认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好,或者根本不理会这些新理念,依然按照自己的习惯实施教学,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就是守旧的。

教师自身缺乏必要的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不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和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便想得到专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那么他的教学有效性在实践上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教师应该经常的反思:为什么班级中会有那么多的差生?他们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尝试改变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同样也是如此,我们要正确对待问题,分析成因,从而为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提出建议和做出点滴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