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健康教育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毕叶罗燕

毕叶罗燕(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儿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在儿科静脉输液中是完全必要的,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率和护理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科静脉输液体会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给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最常采用的治疗途径。而静脉输液在儿科中的应用时往往多次穿刺失败,给患儿造成再次损伤的痛苦,使得家长产生抱怨,护患关系紧张。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增加保健、改善护患关系。笔者针对儿科患儿的特点,在静脉输液的不同阶段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服务满意率。先报告如下:

1影响静脉输液的因素

1.1患儿初到医院的患儿,离开平时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环境,接触的医护人员都是白衣口罩,面孔陌生,感到不安。而曾住院输液过的患儿,马上就会有条件反射,知道要打针,害怕恐惧,大哭大闹,要求回家。每个发育时期的患儿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幼儿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有些用手打脚踢,或者口咬医护人员表现反抗,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1.2家长多因为孩子疾病比较焦虑,要求马上输液,并对初次接触的护士不信任,特别是对年纪较轻的护士,有的家长会要求找老护士来输液,而引起护患间的不快。家长多对生病的孩子心疼不已,穿刺过程中对不配合的婴幼儿不忍约束,又或是伤心哭泣,一味要求“一针见血”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输液的过程中不会看护没有自我意识的患儿,而造成拔针、肿针的现象,推卸责怪护士没有打好。有的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有输液的经历,就随意调节滴速,或者指示护士按自己的想法,以前的治疗方法去治疗,而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治疗。

1.3护理人员人员不足,造成护士疲于应付各种治疗,不重视健康教育,敷衍了事。有的不理解家长,对家长的诸多要求不满,表示出不耐烦,态度不好。经验不足,对家长施加的压力无法缓解,影响操作过程。

2静脉输液各阶段健康教育

2.1输液前健康教育

2.1.1首先护士精神饱满,服饰整洁,热情接待,能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消除陌生感,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交谈,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史等,增加其信任感。

2.1.2其次详细讲明穿刺前准备工作,指导家长如何配合,与患者交流的同时,护士利用专业知识宣传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来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2输液时健康教育输液过程中应保持室内安静,以免过嘈杂的声音引起恐惧和紧张感。输液时,注意分散患儿注意力,婴儿可用声、光、色或者给其吸允安慰奶嘴分散注意力,降低疼痛感;较大的患儿可用采用鼓励、表扬方式,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治疗,或在输液室放动画片、少儿节目,分散其注意力,尽可能减少穿刺中的疼痛刺激,体现人文关怀。

穿刺成功后,对输液部位做好固定,使用夹板或者胶布缠绕,以防止针头脱出。帮助患儿摆好体位,对于怀抱患儿输液家长,协助指导其抱孩子的方法,应远离输液部位,防止擦碰在自己身上,引起肿针。穿刺失败时,应向患儿及家长致歉,并换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注射,以满足家长被重视的心理需求。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经常询问、了解患儿和家长的需要,观察输液是否通畅,针头是否脱出,输液部位有无肿针、疼痛、液体外溢等。一旦发现液体渗漏,及时做相应的处理。

输液时,患儿逐渐平静,家长也因开始治疗焦虑有所减轻,注意力比较集中,此时是详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所用药物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告知,输液的总量、滴速、快慢根据病情、治疗需要调节,家长勿随意调节。此时家长能够充分理解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3输液后健康教育输液结束时,护士拔针应动作轻柔,主动为其按压,示范压针眼的方法,指导患儿家长按压3~5min,至不再出血为止,防止按压不当出现出血和皮下淤血,影响以后的静脉选择。告知输液后注意事项,观察有无输液反应,比如迟发型过敏反应。协助家长为患儿穿衣、换尿片等。为避免家长因输液治疗后,患儿再次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而出现对治疗的怀疑,应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再一次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信任感和满意率。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儿和家长的需求,形式多样、因时因地贯穿于儿科静脉输液整个过程中,能有效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增加保健、改善护患关系,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和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夏颖.儿科门诊输液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5(29):2652~2653.

[2]白翠云,肖凤英.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