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张亚红

张亚红陕西省岐山县陕汽一校722400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开拓学生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作文写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62-01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能读会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的话,那作文就是语文教学的精髓和灵魂。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极不乐观,学生对作文有抵触情绪,教师批改作文较为困难,学生水平提高效率迟缓。这种情况在农村初中则更为突出。学生畏惧写作,厌烦写作,探究其改进的措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写作内容缺乏新意。写作主要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些观点和想法来自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体验,要求写作者必须对生活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对于经历平淡、没有激情的人来说,想要写出好的文章无异于天方夜谭。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所接触的人和事都有限;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其生活圈子则更加狭小,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这对学生积累生活阅历,增加个人情感体验,形成了极大的阻碍,从而造成了农村学生写作内容的千篇一律,缺乏内容上的新意。

第二,写作积极性不强。农村初中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会面露愁容,拿起笔来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乱写一通,应付差事。长此以往,就会对写作产生抵触和恐惧的情绪。究其原因,教师和学生都有责任。学生对写作缺乏激情和兴趣,作为教师,也很少有人能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初中这个阶段,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以及知识的积累,对社会和自然会产生无限的向往。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普遍使用题海战术,运用机械和枯燥的语言给学生授课,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自然也就丧失了写作的激情。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开拓学生写作的素材

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自然风光,从而有效开拓学生写作的素材。农村学生常年与山水、农田相伴,眼中通常见惯了花草果蔬,这些是最贴近自然的产物,也是大自然对我们最丰厚的馈赠。只要学生们能够对身边的事物留心,就会很容易地发现自然的风光、自然的美,这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多的素材,打开了新的思路。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民俗风情,从而有效开拓学生写作的素材。农村的生活相对于城镇而言,对传统的风俗习惯更为注重,古老一代代的传承,也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可以根据各地风俗的不同,在相关的日子让学生留意身边的风土人情,以传统的风俗习惯为素材进行写作,这也可以说是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上的一个独到之处。学生积累起了写作素材,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也需要对其进行激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妙笔生花。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丰富的阅读经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广大教职员工才能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解决更多的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在对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室推广“读书角”,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同题材和类型的书籍,以此积累素材,打开思路,使得学生对写作充满信心。对于所阅读的文章不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要进行多次品味,将有用的文字和段落进行整理,并进行消化。通过背诵,在头脑中升华出属于自己独到的文字,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行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升。通过阅读,学生就会逐渐摆脱“无话可说”和无法表达真情实感的困境。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感受生活的能力自然而然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作文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日常的积累是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广大的学生循序渐进,去用心感受生活和自然。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文章,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

三、结语

对于学生写作的指导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人格和个性,因此每个教师的方法也不相同。但都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着手,以学生为主体,讲求方法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促进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