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经营美术课,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用心经营美术课,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胡毅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初级中学418000

摘要:新素质教育前提下,德智体艺劳心理健康等全面发展和个体的个性成长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一个完整健全的社会人所应具备的身心素质。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提升人文素养,用心经营美术课,努力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敏感和能力,是美术教师的梦想和实践的指南针。

关键词:全面发展艺术素质精心用心融合生活发现创造

一、美术教育的主体融入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应该是学生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艺术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要将学生置于整个生活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发现、表现美、创造美!美术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在校园、家庭、社区寻找美,指导他们用绘画来表现美!

二、美术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美术教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发展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三、美术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

美术教育的内容应取之于学生生活,要让学生在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启发、引导,调动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较好地促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艺术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就是要求艺术教育要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全过程。我们应创设一个具有自由发展的、有秩序的、愉快的、充满生机的艺术教育环境,从自己说起,从身边说起,从生活说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美的力量和内涵,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别、评价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艺术美的理解,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四、美术教育工作融入生活

要求美术老师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熏陶学生。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美的建筑、恢弘的艺术美等去感染、影响学生。大量的事实表明,艺术教育工作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并在实际生活中教给学生获得解决人类精神困惑的智慧与技能,才能使学生获得人生价值的超越和升华。

五、美术教育要将学生放在首位

要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克服师道尊严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内容,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将学生的生活作为艺术教育工作的载体,使艺术教育目标、内容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才能将艺术教育的内容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达到真正提升艺术教育的目的。

六、精心营造美术学习氛围

老师还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电影、电视、录像、旅游写生、故事、游戏、音乐等,让这些直观的、丰富的视听因素刺激学生对美术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还可与时俱进,利用网络进行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

七、用心引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下面,我以一堂美术创新课为例来谈。版画制作课需要准备的学具比较多,于是我根据学生实际做了调整:把滚筒改为海绵,甚至改为排笔或毛笔;刻刀改成小刀;油墨改为印泥或墨汁,甚至是自己喜欢的各色颜料。这样一来,学具准备就变得容易又好玩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性了。上课了,我先给学生展现名家的作品,然后鼓动大家展现独特个性,说得学生眼睛亮闪闪的,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后再适时介绍版画的基本技法——漏版法,把它说得既难又不难,让学生只想马上一展身手。我又强调艺术创作个性的重要性,让学生静下来进行构思。一张一弛,欲擒故纵,点拨的过程也是我运用心理学的过程,看着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真是快乐。

学生最期待的环节终于到了。每个小组布置了一个必做作业——版画展示组名内涵,其他自定。这下班上可热闹了。凹凸组的在想象如何表现“取长补短”的内涵。给力组如何表现给力呢,是用拳头还是手挽手?真是挠头哇。争来争去,个性的火花不断涌现,脸红脖子粗也难以避免。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真是让人喜欢又羡慕呢。只有青春才有这样的单纯与激情啊!动手的过程也是很有趣的事。一个组大几个人,有的裁纸,有的画画,有的用手摁住卡纸让它不要移动,另一个就睁着大眼睛细细地刻——生怕刻坏了。真来神!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三次印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