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吸纳文本创建和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灵活吸纳文本创建和谐课堂

刘培玉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刘培玉

新课标的颁布如一缕缕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气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材观。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惟一依据,而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和素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语文才能认请语文,才能教好语文。跳出去,便能为所要认识的事物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跳出去,便有了把握事物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前提条件;跳出去,便有可能看到事物间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跳出去,才有可能从这种内在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跳出教材教语文,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从单一走向多元,创设和谐的语文世界。

一、解读文本,辩证开发促和谐。

解读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要想灵活处理教材,要想灵活驾御课堂,教师必须先下足工夫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归纳和总结教材的内容。只有对教材内容反复推敲和总结,才能理解教材编辑者的良苦用心和安排意图。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会成为一个强烈的信号,直接上就可以做出判断,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是指语文教师掌握了教学设计、板书、提问、常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等多种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地恰当运用,和学生交流对话正常和谐,教学目标的达成比较顺利。我在研读文本时力求做到:1、站在文本的角度,彰显学科本体特征2、站在作者的角度,把握文本价值取向。3、站在读者的角度,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4、站在学生的角度,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拓宽文本,贴近生活促和谐。

列宁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在生活中时时可见语文,处处必用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语文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摸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语文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其他同学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这样的灾难学生只在电视镜头里偶尔看到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孩子们小小年纪更是缺少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的体验,为了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伊始,我便播放了一段汶川地震的录像。这里到处是一片狼籍的景象,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道路断裂,烟雾笼罩着整个城市,人们的呼喊声、哭叫声交织成一片;这里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再加上音乐的渲染,使人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虽然课文中没有刻意去渲染灾难的可怕场面,但正是这灾难的背景才更衬托出了父亲那高大伟岸的形象。课末交流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感人故事,将父母之爱延伸到人类的大爱,使文本、生活、哲理,在学生心灵中实现个性化交融,升华了情感,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现行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这类教材如果不做加工处理,学生将难以理解,更不用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了。对于这一类教材,教师可围绕课文拓展内容,以充实教材。

三、浓缩文本,长文短教促和谐。

和谐的课堂既要倡导简约,又要扎实有效。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要求我们利用有限的时空扎实进行语文的学习,要求我们去繁就简,抓住文本、抓住课堂的最关键处,抓住主线,松弛有度,有放有收即可。“好老师加工教材,差老师照本宣科。”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状况等对我们教材所提供的核心文本加以增减调整,通过调查、访问、阅读、上网等有效途径进行比较恰当的整合,从而活用教材,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能符合时效性、班级特点、思想教育以及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实际需要,使教材内容更能承载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有效增长学生见识,深化理解,拓展学用渠道。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坚定、执着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短短的40分钟里,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紧抓“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条主线,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围绕:“这三部分内容哪一部分内容、哪些词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让你感动呢?”这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组织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交流来深入。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做适当的引领,或引入正轨,或引向深入,或引到更开放的境地。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几个描写父亲的场景令人感动。仔细研读,不难发现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最撼动心灵。这是大家公认的感动自己的地方。于是,我将课堂的突破点确定在“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画面的联想上。抓住这一文眼,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丰满父亲这个形象。从这么长的时间里不吃、不睡觉、不喝……却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从满身的血迹,想象父亲在挖掘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险情,去体会父亲沉甸甸的爱。层层的感悟,父亲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断地丰富真实起来。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想、说、读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在一次次的与文本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朗读能力的训练。这样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充分体验以后,父子的了不起在学生脑海中逐渐明晰,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学生经历了由感到悟的过程,这个“了不起”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了。

四、整合文本,巧用资源促和谐。

“用教材教”的老师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用活了课文,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实现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活学语文。整合文本,进行艺术性的选择取舍,重组出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块。教材中许多内容学生都能自己读懂,教师就没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解,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剪裁,选出精华,作为核心,这个核心可以是训练点,也可以是情感点。然后根据选取的核心,选编与之相关联的、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再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教学块,以拓宽学习领域。

整合是复杂而灵动的,因教师教学个性的不同,整合的思路和风格也会各异,所以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断积累实践智慧,让整合有的、有度、有效。

总之,《新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不光是理念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广大教师从教材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教材,增强了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我们要跳出教材解读文本、对话文本、体验感悟文本、演绎文本。不管是重组还是延伸,不管是整合还是提升,亦或是其他的,只要能用活教材,能使学生将教室里学到的,向家庭迁移,向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语文教材就能焕发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语文教学就能不断地走向和谐的智慧殿堂。